1、判断题 实现工业化是世界近代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趋势。自近代以来,工业化先后出现了两种类型的道路:一是资本主义工业化,二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基本特点。
(2)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有何突出特点?
(3)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哪些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出现了什么失误?
(4)20世纪70、80年代,摆脱殖民统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新加坡洙国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5)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两种工业化道路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判断题 (20分)在历史上,对于某些重大的问题,思想家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既有类似之处,又有显著差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为政

主题二孔教

(1)分别指出材料中孔子和苏格拉底关于“为政”的主张;结合所学,分析出现各自主张的背景。(12分)
(2)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李贽和伏尔泰对“孔教”的态度及其目的。(8分)
3、判断题 美国黑人路易·惠吞在1953年的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在中国看到的情况。在东北的工业区,我看到少数民族的人民在各种工业部门里工作,他们担任着经理、管理员以及技术人员或者一般的职务。在大规模的训练班里,少数民族工人被培养成熟练的技工,劳动模范之中有许多人来自各个少数民族。这表明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成效
B.新中国实行了民族平等政策
C.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差别消失
D.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工业化
4、判断题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1992年8月1日,台湾“国家统一委员会”发布的文件中写道:“我方则认为一个中国应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此言论在当时有利于
A.“一国两制”的制定
B.和平统一方针的确立
C.“九二共识”的达成
D.两岸“三通”的实现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