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二战后,联邦德国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共性原因,不包括
A.利用美国扶植
B.制定可行政策
C.发展教育、科技
D.利用战争机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德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其中日本利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国的军需订货刺激了经济的发展,而德国并没有利用到战争的机会,ABC项是二者的共性。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曲辕犁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A.西汉
B.曹魏
C.南朝
D.唐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曲辕犁最早出现在唐朝的南方,又被称为江东犁。故选D。西汉时期出现了犁壁;B项出现了翻车;C项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考点:古代生产工具的变化
点评:生产工具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我国春秋时期就出现了铁制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得到普及。与此同时,牛耕技术也发展起来。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我国古代的农业走向了精耕细作的类型。到了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由民选产生”“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A.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原则
B.自由平等、分权制衡、联邦制原则
C.民主、分权制衡原则
D.联邦制、民主集中制、自由平等原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总统由民选产生”体现了民主原则;“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 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防止了独裁现象的出现,保证了民主。故选C。A项中的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只是反映了材料的部分内容;BD项自由平等材料未体现。
考点:1787年宪法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在各机构之间、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和两党之间实行相互的制衡。这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分权争衡的理念。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历史事件不是发生在长江流域的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表是1913~1936年我国按经济类别划分的出口商品所占比例(%)。这组统计数据反映的历史现象不包括
A.民族工业中制造业相当发达
B.民族工业力量依然比较弱小
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D.民族工业在总体上增长缓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表格可以看出,出口商品中原材料的比重比较大,反映了民族工业力量依然弱小;在1913年到1920年间,出口数额较大,反映了一战期间发展的较快;从制成品上来看,发展速度有限,民族工业在总体上增长缓慢。因此BCD都是正确的。A项错误,出口产品大都是初级产品和原料为主,特别是制成品比重小,说明制造业不发达。故选A
考点:民族工业的发展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包括民族工业的产生、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黄金时期和衰落萎缩时期等都是重点。每个阶段出现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