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A.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
B.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C.革命的进程和对象
D.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孙中山晚年思想的重大变化。从材料中“后盾实为多数之民众”可以看出孙中山对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有了新认识。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A.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
B.实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
D.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中共八大于1956年召开, A不对,1952年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的任务完成; B不对,1956年我国已经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不对,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是在60年代初针对三年困难而提出,C符合题意。
考点:中共八大
点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即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提出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读下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正确审读题干材料信息的能力。图片上麦穗、玉米大得脱离实际,反映的是“大跃进”中的浮夸风。故选C。
考点:“大跃进”运动
点评:“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大跃进”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均田制是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故经营方式是个体农户耕作。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其根本目的在于
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
B.恢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D.为复辟帝制作舆论准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