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先遭到破坏的历史事件是
A.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B.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
C.德军开进莱茵不设防区
D.日本和德国退出国联
2、判断题 在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支持中国要求的意图是
A.削弱日本在华势力
B.维护中国主权
C.受五四运动压力
D.扶植亲美英势力
3、判断题 1918年,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在目睹当时的状况后,出版了《西方的没落》这
本名著。就当时的历史而言,这个“西方”是指
A.美洲
B.欧洲
C.德国
D.英国
4、判断题 (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公约包括序言和3条正文。主要内容是: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并废弃以战争作为在其相互关系事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 ,不论性质和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解决;任何签字国如用战争手段谋求利益,即不得享受公约给予的益处。
——《非战公约》
材料二? 1945年7月
26日,中、美、英三国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中提出:“对于战犯,包括虐待俘虏者在内,将处以法律之严厉制裁”。在不久通过的波茨坦议定书中,则进一步明确对战犯“迅速付诸正义之审判”……1946年1月19日,麦克阿瑟公布了东京审判中判断战犯罪责的三项基本原则:第一,国际法规定的“通行的战争犯罪”;第二,计划、准备、发动或实施侵略战争,或违犯国际条约、协定或诺言之战争,或参与为实现上述任何战争之一种的共同计划或同谋的“反和平罪”;第三,在战前,战中针对任何平民的屠杀、灭绝、奴役,强制迁移以及其它的非人道行为的“反人道罪”。
——摘自《东京审羊与“东京审判史观”》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东京审判的法律依据和主要原则。(6分)
(2)依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非战公约》相比东京审判战争法基本原则有何发展?分析东京审判的历史意义?(9分)
5、判断题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
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④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