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88年9月9月一位当代中国政治家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据你判断,这位政治家是
A.刘少奇?
B.邓小平?
C.毛泽东?
D.江泽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这样一段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位人物是
[?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学森
D.王淦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研究共和国历史上的1965年,可以选择的重大事件有
①西藏自治区成立②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③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④“五一六通知”通过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材料二 科学成为“科学——技术——生产”系统中的主要环节,并不意味着这个系统中的其他两个环节被贬低到只是受科学推动这种被动的地位。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实践本身就要求科学跑在技术、生产的前面,而生产则越来越变成科学的工艺体现。
——《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三版
材料三 纵观全球,许多国家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并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面对国际新形势,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
(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你认为有哪些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时中国处于什么历史时期?为什么当时中国没有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发展生产力?由此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达的原因:经济的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事业的人才;统治者实行开明对外政策,有利于我国科技的正常交流;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和发展;以往的科技成就为后来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突出特点:①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③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中国所处的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建立初期。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长期敌视、封锁和包围;受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教育事业受冲击。教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增加科技投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09年10月31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他对中国航天军事科技最主要的贡献就是“两弹一星”,“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现实意义是?
[? ]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