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孙中山先生曾说:“长城之功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城之利,烽燧明而野易清也,攻拒久而兵易集也,粟入多也,生息繁也,小举之莫能犯也,大举之易于调伏为应援突击也,虏归之难而不敢深入也。
——(明)尹耕《塞语》
材料二?南京罗缎铺,苏杭绸缎铺,潞州绸铺 ,泽州帕铺,临清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
——(明)万历《宣府镇志》
材料三?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1368~1644),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世界遗产委员会
材料四?我看见一段段长城得以修复。可是简单的、粗暴的修复,惟一的作用就是让长城失却了历史,同时失却了灵魂!我就只喜欢拍那些真实的、残缺的、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长城。因为,那是历史,那是美的语言,那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财富。
——陈长芬《仰望长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长城的作用。(2分 )
(2)材料二反映了长城关口张家口互市贸易的情形,从中你获得怎样的历史信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评价长城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样评价的依据。(3分)
(4)据材料四,指出保护长城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及其原因。(2分)
参考答案:(1)作用:便于军事防御;保护边民正常生产生活。
(2)历史信息:边关贸易繁荣。原因:长城内外经济的互补性;历朝政府 设置边贸市场。
(3)依据:长城是建筑艺术的典范;长城诞生了众多传说故事;长城留下了大量诗词歌赋。
(4)原则:真实性。 原因:尊重历史。
本题解析:此题涉及的史料众多,时间跨度大,读懂史料是基础,几乎每一问的回答都要建立在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归纳等的基础之上,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每段材料的关键词,才能有效组织答案。
(1)紧扣材料一有效信息,从“军事”与“人民生产生活”两个角度展开回答。
(2)关于“历史信息”的分析,突出边关贸易繁荣,主要根据材料回答即可。而“原因”的分析,突出长城与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而组织语言展开回答。
(3)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注意回答的角度是“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进而明确建筑、传统说故事、诗词歌赋等方面展开归纳。
(4)紧扣材料四核心信息“我就只喜欢拍那些真实的、残缺的、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长城”,进而得出相关答案。
【考点定位】选修六·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万里长城。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在位时,修建了庞大的皇陵,兵马俑坑是其赔葬坑。从当时的形势看,俑坑的朝向最有可能是( ? )
A.坐北朝南
B.坐南朝北
C.坐西朝东
D.坐东朝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 ]
A.中央集权
B.皇权至上
C.为政以德
D.以法治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有关北京的图文材料,根据历史、地理、政治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 材料一 新都(元大都)整体呈正方形,周长二十四英里,……城中的全部设计都以直线为主,所以各条街道都沿一条直线,直达城墙根。一个人若登上城门,向街上望去,就可以看见对面城墙的城门。在城里的大道两旁有各色各样的商店和铺子。……城区的布局就如上所述,象一块棋盘那样。整个设计的精巧与美丽,非语言所能形容。……凡是世界各地最稀奇、最有价值的东西也都会集中在这个城里,……这里出售的商品数量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多,因为仅马车和驴车运栽生丝到这里的,每天就不下千次。我们使用的金丝织物和其他各种丝织物也在这里大量地生产。
——摘自《马可·波罗行纪》
? 材料二 明初北京城平面图

(1)根据材料一,提取与北京城相关的信息。材料二的所示北京城的布局体现了当时政治体制的什么特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三 ……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成丰皇帝在北京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请”。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命突变的宝贵时间。但这毕竟是古老中国发出的寻求自强的声音。
——摘编自<复兴之路·千年局变>解说词
(2)材料三中近代中国为“寻求自强”而采取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 前期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生在北京的重大事件。并由此概括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城市规划布局整齐;经济繁荣,商业发达,对外交流频繁。是国际性商业大都会。特征:封建君主专制。
(2)重要实践活动:兴起洋务运动。事件: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鼓励资本主义发展,创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新文化运动中,北京大学成为主要活动基地。特征: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从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不断演进的过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活动多种多样,有赛龙舟,耍龙灯,举行斗百草游戏,吃粽子,聚餐,饮雄黄酒等。闻一多认为,端午节和“中国人民同样的古老”,大约战国以后,它才固定在农历五月初五。与端午节起源有关的说法,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纪念秋瑾说等等。上述材料,不能说明端午节 ( )
A.是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发生的偶然产物
B.积淀的是广博的底蕴和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
C.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D.传承的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材料中端午节习俗和起源的多种说法,可知端午节不是因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而产生的偶然产物,而是民族文化素质在民俗心态中的自然流露和反映,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源远流长。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