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东汉王充《论衡》中记载:“天能谴告人君,则亦能故命圣君。择才若尧舜,受以王命,委以王事,勿付与知,今则不然,生庸庸之君,失道废德,随谴告之,何天不惮劳也。”对作者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相信“天人合一”说
B.宣传“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C.宣传“君权神授”思想
D.反对“天人感应”说
2、判断题 对下列两幅图片表述错误的是:

A.这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重大成就的代表
B.“和平之鸟”和《楚辞集注》是中美、中日建交的信物
C.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
D.该局面的出现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3、判断题 材料一?美国东靠大西洋,南靠大西洋的墨西哥湾,西靠太平洋,北面还靠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河与大西洋相通的五大湖。美国的北部、东部、南部,都能通过大西洋直接与西欧主要工业国家通航。1904年,美国以强权在巴拿马地峡开始开凿.巴拿马运河,不仅使美国的大平洋海岸与大西洋海岸的船舶往来有了最近的航道,而且使美国东西部都能与太平洋沿岸或大西洋沿岸的国家地区,建立起海上运输航程最短的直接往来。
材料二?按照德国发动大战的主要原因——抢占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美国是很可能立即卷入大战、争夺重新瓜分世界利益的,因为当时英国拥有2250万平方千米的殖民地,法国拥有1090万平方千米,德国只有290万平方千米。而美国由于殖民地基本上被英、法两国所霸占,美国海外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的投资市场受到很大的限制。以1914年为例,美国的国外投资总共约有50亿美元,仅为英国的十分之一,法国的六分之一,德国的九分之二。应当说发动大战攫取殖民利益的驱动力,美国不会比德国弱,然而,1914年8月4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声明:美国政府保持中立,直到战争结束。战争开始后的两年半;美国的确保持着未直接参战的“中立”。
材料三?美国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充分抓住英、法等国过早地偏离工业经济发展为主的道路,走向资本输出为主的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形成本国积累资金和大量吸收国外资金,高速发展工业生产,壮大工业经济实力的发展路子,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如1860年到1890年的30年时间内,美国工业生产就增长了6倍。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为94.98亿美元,英国为42.63亿美元,德国为33.57亿美元,法国只有29亿美元。资本输入的债务国美国的工业产值,比资本输出国的荚、法两国工业产值的总和71.63亿美元还多23.35亿美元,这为美国进入20世纪以后,能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成为国际金融资本集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打下了工业经济深厚的基础。总之,从“英国时代”到“美国世纪”的跨越,是国际竞争的必然结果。
——以上材料均摘自熊承忠等著《大循环》
请回答:
(1)19世纪晚期,美国与英法两国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有何不同?产生了什么不同后果?这对两国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2)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归纳出美国经济崛起的原因。?
(3)从美国经济的崛起,你得到什么启示?
4、判断题 1992年2月7日,荷兰首相吕贝尔斯说“对欧共体的三亿多人民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令人满意和充满希望的时刻。” “这一时刻”是指
A.欧共体的成立
B.欧盟的成立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
D.欧元诞生
5、判断题 有报纸载文感叹:“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官僚资本之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浩劫!”此种状况出现于(?)
A.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B.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
C.抗日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