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着浓厚的半殖民地特
征,未能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民族企业多集中在:
①纺织业 ②采矿业 ③食品加工业 ④机器制造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有( ? )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近代企业开始出现
③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④各地经济发展日趋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现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鸦片战争后沿海地区受外国侵略冲击,自然经济解体较快,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经济活动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而内地几乎没有什么变化,①②③项说法符合题意,④排除,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2008年3月的记者会上,温总理引用了“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的诗句。该诗句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道家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内因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首先要注意时间限定,“民国初年”指的是1912~1919年,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四个选项均为民族工业出现短暂发展局面的原因,B项是外因,A、C、D三项都是内因,而A、C两项均是由D项产生的。正是由于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从而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民族工业的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在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辛亥革命的影响,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因日军的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是衰落萎缩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国首架大飞机有望于2017年升空,在大飞机全球市场份额上,将排在波音、空客之后,位列第三。大飞机处于产业链的顶端,是拉动工业技术链条的“总龙头”,其研制必将有力地拉动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强化民族工业的力量,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材料中“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主要说明了我国研制大飞机
? [? ] A.适应区域集团化趋势 B.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C.符合世界和平发展的趋势 D.符合全球政治军事合作的大趋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