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拨云见日、扬清激浊,再次把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向高潮,也牵出了一个‘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局面。”其中的“新局面”是指
A.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开放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
C.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其中关键词“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新局面”可知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构想埋下了伏笔,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来源于?
[? ]
A.兴办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
B.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
C.“大跃进”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62年至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 ]
A、中央已经彻底纠正了“左”倾的严重错误
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经济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开始形成的,因为这次会议
[? ]
A.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C.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D.审查和解决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次创业高潮的动因分别是
A.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D.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党的基本路线、完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知识点。依据时间信息与重要历史事件相联系,解答关键是了解时代背景。1984年中国改革经济体制,1992年确立建设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A项正确;南方谈话时间上相符,但并不具有这样的影响,科学发展观是在2001年以后提出的,党的基本路线是80年代提出来的,排除BCD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