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图一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图二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废井田,实行土地私有制。故这种变化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故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说明B表述正确;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说明CD表述正确;A表述不正确,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因此青瓷、白瓷的出现早于青花瓷,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瓷器
点评:逆向选择题是一种以表述错误的选项为正确选项的选择题,题干常用“表述错误”、“不正确”、“不是”、“不属于”、“无关”、“不符合”、“不包括”等词语来提示或限制,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凡是多项选择题有3个是正确选项的,都可以变为单项选择题中的逆向选择题,所以,在取消多项选择题的历史高考中,此类题型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A.经济作物的扩种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D.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在考查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即粮食)生产的商品化,所以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只能是“粮食生产的商品化”,而非其他的三个选项,另外,材料反映的是粮食作物的扩种而非经济作物的扩种,经济重心的南移并不是开始于明清时期,“国内统一市场形成”也不是材料的主旨,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粮食生产的商品化、商业化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徽商、晋商等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于
A.商周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之一出现了商帮。因此D项符合题意,其他几项与事实不符。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商业·商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董仲舒曾向汉武帝建议:“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名田:名下的土地),以赡不足。”对上述建议理解正确的是
A.不赞成儒家借鉴古制的传统
B.平均分配土地以缓和矛盾
C.取消土地私有以恢复井田制
D.限制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限民名田(名田:名下的土地),以赡不足。”可知董仲舒是建议限制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以赡不足。所以D正确。A赞成借鉴;B平均分配表述错误;C取消私有不符合实际情况。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西汉土地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技巧《19世纪以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