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和后来的推恩令在特点上是一致的,都是主张一步一步的削弱王国的力量,而不是削夺王国的封地,也不是夺去王侯的爵位和继承西周的分封制,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就是B。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 请回答: (1) 图1反映了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其对象有哪些?(4分) 材料二 (西周)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 则六师移之。 ——《孟子》 (2) 材料二中,西周时该制对诸侯作出了什么规定?周王和诸侯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4分) ![]() (3)图2反映了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其核心是什么? (4分) (4)两种政治制度有何关系?(4分) 参考答案:(1)分封制。(2分)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还有功臣、殷商降族。(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以图片的形式来考查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有关史实。图1主要是说西周分封制的有关史实,而图2主要反映了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在回答时主要根据教材所学知识来组织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唐朝时,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表现为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2010年6月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开始,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
A.宗法制
B.科举制
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
D.郡县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迁移分析能力。宗法制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制度,在此制度下,人们特别在意家族的血缘传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它的现实影响就是重男轻女,从而造成男女比例失调。故选A。BCD三项均不是从血缘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的。
考点: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血缘关系确保了政治的稳定。一般来说,凡是材料中出现祖、宗、家谱等字眼的,大多与宗法制有关。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分封制、礼乐制度和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明代政治制度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第一步 | 第二步 |
甲 | 提出明代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观点 | 找到明太祖颁布的几道圣旨作证据 |
乙 | 提出皇权有所限制的观点 | 找到张居正的相关政治活动作证据 |
丙 | 查阅到明太祖封了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等九王的相关史料 | 得出分封制在明朝仍然以一定形式存在的结论 |
丁 | 查阅到《大明律》的具体内容 | 得出明代法律至上的结论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及逻辑思维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代内阁制的出现是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之一,因此甲的思维逻辑不严谨;张居正明代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由此乙的逻辑关系符合史实,丙的表述前后形成不了逻辑关系,因此不合史实,丁的表述不合史实,在古代封建社会,是人治,而《大明律》的制定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高频考点《邓小平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