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该表是关于民国时期几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比重的变化情况。它说明了当时中国( ?)
项目
| 1920年
| 1936年
|
机器制造品
| 12.9%
| 20.5%
|
手工制造品
| 32.2%
| 25.5%
|
农产品
| 45.4%
| 45.9%
|
?
①民族工业品在数量上超过了进口品?②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③近代工化进程有所发展?④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判断题 1957年,毛泽东提出中国的经济总量要在15年后赶上或超过英国。50年后,他的宏伟愿望得到实现。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法国和英国,位居世界
A.第一位
B.第四位
C.第八位
D.第十位
3、判断题 (12分)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着中国文明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
材料二?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门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
——李贽《道古录》
材料三?清朝前期戴震等一些儒学思想家关于“礼”的设想,隐含了一些瓦解文化专制和真理独占的政治集权体制,将社会秩序建立在常识与规则之上的设想也隐含了作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独立存在的空间被承认的可能性。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二程”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儒学面临的危机。(4分)
(2)据材料二,李贽对人性有着怎样的认识?结合李贽所处时代,指出影响这些认识产生的因素。(5分)
(3)戴震等人的思想继承发展了前人的理论成果。据材料三,说明作者对戴震等人主要观点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儒学思想发展的认识。(3分)
4、判断题 图反映新中国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其中第二次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②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的发表③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判断题 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理”不用学习也能体会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