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最早尝到包产到户好处的农民们所总结的朴实话语。请问,最早实行包产到户的省份是
A.广东
B.安徽
C.江苏
D.黑龙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再认再现的能力。最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城市是安徽。答案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是由1991 年出版的《走向繁荣的战略择》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是

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B.总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
C.记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程
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察学生的史学常识和判断分析能力。图片反映该书的后记“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体现了该书的主题——改革,再结合一、五、七目录,分别将经济改革、国企改革、农村改革,由此可判断出选D。A项错误,并未体现平凡冤假错案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的内容;C项错误,材料虽然说得是改革的内容,但是并非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进程的记录,而是创新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20年代列宁在苏俄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实施“新政”,90年代邓小平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93年,有“第二货币”美称的粮票正式谢幕;1997年《刑法》取消“投机倒把罪”; 2006年国家“十一五”改计划为规划。这些历史现象突出反映了( ?)
A.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B.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非常完善
C.宏观经济运行以市场为基础向政府主导过渡
D.社会经济秩序日趋稳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法律中逐渐的删除“投机倒把罪”,反映了我国逐渐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法律体系得到纠正。故选A。B项错误,21世纪初期我国基本上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C项错误,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并未向政府主导过渡;D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这一点。
点评:此题借助法律的变化考查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城市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摸着石头过河,在80年代中期确立了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目标,这明显是向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阶段。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与此相关的知识有改革的背景、成就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计划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的会议是?
A.十四大
B.十四届三中全会
C.十五大
D.十六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