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历史高频试题、高中历史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古代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主要经济政策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文学成就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罗马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近代史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两次工业革命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生物进化论 改良蒸汽机 电气技术的应用 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两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政权的对峙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 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思想的萌发 维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三民主义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
现代史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 相对论与量子论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大众传媒的发展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教育事业的发展
选修部分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欧洲的宗教改革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 洛克 卢梭 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殊死搏斗 大抗议书 内战 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法国大革命 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 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 宪章运动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抗日战争胜利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华盛顿体系的构建 非战公约 国际联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 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 中东战争 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 海湾战争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历史杰出人物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秦始皇 唐太宗 康熙帝 东西方的先哲 孔子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亚洲觉醒”的先驱 孙中山 甘地 凯末尔 无产阶级革命家 马克思、恩格斯 列宁 毛泽东、邓小平 杰出的科学家 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 牛顿、爱因斯坦 探索历史的奥秘 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人类起源之谜 三星堆遗址 玛雅文明的发现 玛雅文明的历史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遗产 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遗产 金字塔和拉美西斯二世遗迹 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 罗马的古建筑遗址群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佛罗伦萨 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代表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万里长城 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 山西平遥古城与安徽古村落 昆曲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遗产 塞内加尔的戈雷岛 奥斯威辛集中营 其他

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5-28 21:53:30 【

1、判断题  辛亥革命前后,在婚姻习俗方面也有变化,对其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新知识女性改变传统习俗,提倡婚姻自由
B.婚丧仪式由烦琐到简约文明
C.康有为等主张“夫妇择偶判妻,皆由两情相愿"的新风
D.在落后的农村,人们也提倡婚姻自由,男女平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项与“辛亥革命前后"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主要来自
①亚洲 ②非洲 ③大洋洲 ④美洲
[?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周润发主演的史诗电影《孔子》,投资1、5亿元,历时三年精心制作。2010年1月22日《孔子》正式全球公映,受到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电影再现了两千多年前壮阔激荡的乱世画卷和千古圣人孔子雄浑跌宕的传奇生涯,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副惊天动地、大气磅礴的决战春秋图。
材料二?为了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从2004年底开始,我国……在海外设立汉语推广机构“孔子学院”。 截至2009年12月,已在88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
材料三?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材料四?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五 维新变法运动中,康有为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发表了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呼吁人们推翻这人吃人的制度。
(1)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孔子开创的儒学为什么仍然受到中国以至世界其他国家的强烈关注?(4分)孔子的哪些主要思想主张对现代社会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2分)
(2)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汉董仲舒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宋明时儒学又有了怎样的新发展?(2分)
(3)材料四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3分)
(4)阅读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4分)
(5)一百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对以儒学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存在不同看法。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儒学?(2分)


参考答案:
(1)原因: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是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4分)
(2)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影响: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2分)发展到理学或心学。(2分)
(3)关键:薄敛节俭。(1分)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2分)
(4)戊戌变法中,康有为利用孔子进行变法。新文化运动中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旧道德,动摇了儒家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4分)
(5)批判、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在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的沃土上萌生了儒家思想。春秋后期,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丰富发展儒家思想,使其成为蔚然大宗;汉代,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儒家思想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神学化、正统化;宋明时期,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完成了哲学化和思辨化的过程,从理学到心学,体现出了从客观唯心主义走向主观唯心主义,儒学逐渐完善;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加以批判继承,凸显反封建的民主色彩。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世界文明史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2)汉代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被汉武帝采纳,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注意关键信息“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可知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薄敛节俭。这一时期儒学发展到程朱理学阶段,再次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4)注意关键信息以及所学知识,“维新变法运动中,康有为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发表了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呼吁人们推翻这人吃人的制度” ,动摇了儒家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5)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人们的意志和人格,促使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形成,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负面作用非常明显,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更应该抛弃。对这些内容应该加以批判和否定。但是儒学的现代价值:儒家的道德意识、大一统思想、民本思想、和谐思想、义利观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建立和谐社会都不无裨益。因此要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反对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总的原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6分)50年前,中法出于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冲破冷战坚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也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新华社2014年3月24日讯
材料二?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
材料三?拿破仑是政治家、军事家、法学家。他强化中央集权,编纂《拿破仑法典》,创办法兰西银行。起初,推动革命深入,捍卫革命成果占主导;后来,日益与旧制度妥协,还建立帝制。对外战争既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打击欧洲旧制度,传播革命思想;又侵略扩张,图谋称霸。前期战争的主导方面是反干涉,此后却逆转了。
对拿破仑的评价,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主张:①杰出人物是时代的产物,又反作用于他所处的时代;②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③区分人生不同阶段,动态评价;④区分不同活动领域,全方位评价。
——据李元明《拿破仑评传》整理
(1)阅读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特别从新中国外交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大背景,论述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9分)
(2)中法两国都是大国,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试选择中国人民熟悉的三位法国文学家,各列举一部作品,并写出其所属文学流派或评价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9分)
(3)中法历史上都涌现了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如果请您评价拿破仑,您会更注重材料三中的哪种主张?请结合历史事实扼要展开。(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8分)


参考答案:
(1)(9分)
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一边倒”),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攻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体现了我国外交的新胜利。
在美苏争锋的两极格局下,与不结盟运动等一起,冲破冷战坚冰(使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受到撼动)。
中法都是大国,都有灿烂的文明。两国建交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国际事务只有中国参与,才有可能真正解决。(9分)
(2)(9分)
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司汤达。《红与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者。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高利贷者》等)。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现实主义作家,“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3)(8分)
更注重①:拿破仑既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又以自己的方式巩固和发展了法国大革命。评价拿破仑,必须把他置于时代的具体语境,又不忘他的个人风采。
更注重②:拿破仑的政治活动和对外战争都具有双重性。但从根本上说,功大于过,是个应当肯定的历史人物。
更注重③:拿破仑一生的经历错综复杂,有很强的阶段性。无论是政治活动还是对外战争,都有必要区分不同阶段,给予恰当评价。
更注重④:拿破仑拥有多重身份,在多个领域都有建树,为法兰西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评价时需区分活动的不同领域,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法关系、近代以来的文学成就以及对拿破仑的评价。
(1)依据题干要求,从新中国外交和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等角度论述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新中国初期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五十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1964年中法建交标志着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取得重大突破;使美国封锁、扼杀新中国的政策破产;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出现,中法建交有利于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2)列举近代以来著名的法国文学家及其代表作、所属流派:雨果、《巴黎圣母院》、浪漫主义文学,歌颂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丑、恶与黑暗。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现实主义文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现实主义文学。(列出其他法国作家或作品均可)
(3)该问考查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坚持的原则和方法,属于开放性的问题。考生可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观点,结合具体史实进行评述。注意史论结合,逻辑严谨。如注重①:拿破仑既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又以自己的方式巩固和发展了法国大革命。评价拿破仑,必须把他置于时代的具体语境,又不忘他的个人风采。
【备考分析】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中法两国都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本题正是以这一时政热点切入,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以及法国历史。这要求考生在复习中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我们能从中得到的信息有?(?)

图一?图二
①民族资产阶级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生存艰难
②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具有革命的一面
③由于资金少、规模小和技术力量薄弱等特点,民族资产阶级不敢与压迫剥削阶级彻底决裂,具有妥协的一面
④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表明民族资本主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用排除法。从图一中可以判断①②是正确的,从图二中的曲线走势可以断定一战期间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高峰期,故④正确;③本身说法正确,但从图中无法提炼出此信息,故不能入选。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