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
?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
?
参考答案:(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结果:战败。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9日)》
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弊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6分)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依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9分)
参考答案:(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2分)
结果:俄国战败。(1分)
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3分)
(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2分)
积极作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使农奴获得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4分)
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3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是说克里米亚战争是为了“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这一目标,结果“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批驳这一观点只需要将所学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和影响迁移过来即可,即目的是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结果是俄国战败;影响是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2)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应该是农奴制的危机,所以未解决它所采取的举措是推行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结合所学可以知道,这个改革是在资本主义受到农奴制严重束缚的背景下采取的,所以废除农奴制后,其积极影响是会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使农奴获得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但是由于改革并不彻底,所以还是会有局限,局限性表现在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指的是农奴制下农民受奴役和剥削,对自身的地位不满,因此亚历山大二世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农奴制度,给农奴人身自由,答案为D。ABC项都会激化农民的敌对情绪。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1952年底完成的土改,对富农经济的政策是
A.保存
B.取消
C.限制
D.打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俄国的历史进程中,亚历山大二世所主持的农奴制改革对于推动历史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被誉为“解放者”、“改革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时,俄国人说)文明现在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土地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61年2月19日在许多历史著作中,将这一天定为俄国经济史上的两个时期的分界线,即有时不严格地称之为“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许多同时代的人,普遍坚持认为解放农奴是迟早的事,是一定要发生的。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6卷
材料三 十九世纪后期,俄国一批平民知识分子,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他们自称人民的“精粹”,形成俄国的民粹派,其中的一部分人在七八十年代对亚历山大二世展开不断的追杀。1881年,这位“解放者”被炸弹炸死。?
——摘自人民版教科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文明”的内涵。19世纪上半叶,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评论材料二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解放者’遭到暗杀”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西方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冲破农奴制的束缚。
(2)观点总体客观。“1861年2月19日被定为俄国经济史上的两个时期的分界线”: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经济全面发展时期,19世纪末,俄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解放农奴是迟早的事,是一定要发生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
(3)亚历山大二世实行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给农奴人身自由,所以被称为“解放者”。但改革并没有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甚至还保留了大量农奴制度的残余,所以遭到暗杀。但这场改革使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是历史的进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