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二战后东西方长达近半个世纪对峙的实质是( )
A.两种文化传统的竞争
B.两种政治势力的争夺
C.两种军事力量的较量
D.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二战后东西方的对峙实质就是两极格局,而两极格局的实质,又是美苏双方各自划定势力范围,并各自带领一个同盟集团进行对抗、较量,而且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因而是两种政治势力的争夺,A、C、D三项仅仅是表现形式而不是实质。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55年丘吉尔指出,“新式武器改变了国际关系。他不仅威胁着像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也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他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其观点核心是(?)
A.核均势使世界相对和平
B.应该尽力缓和美苏关系
C.核武器使美苏对抗升级
D.英国应该大力发展核武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可以看出材料主要说的是核恐怖下的和平,故选A。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美苏关系缓和的内容;C项错误,材料虽然涉及到美苏争霸,但是核心内容是争霸下的和平;D项明显的以偏概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B.促成了“ 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日内瓦会议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并推动会议取得成就;万隆会议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思想被与会各国接纳,推动万隆精神的形成。苏联解体之后才有一超多强的格局,排除B:不结盟运动兴起于60年代,排除C;这两次会议都不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会议,排除D。
【考点定位】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必修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新兴力量的崛起、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马歇尔计划
C.关贸总协定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以遏制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经济计划应该是马歇尔计划。故选B。AC项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组织;D项是美苏冷战的美国政治军事方面的措施。
点评: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援助西欧,恢复发展西欧经济,壮大资本主义阵营同时抵消共产主义的影响;也想着通过恢复西欧经济增强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以遏制苏联。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大规模的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他在1949年出 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 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 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 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 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 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新轴心时代”的文化发展与公元前500年左右的那个“轴心时代”会有很大的不同。概括 起来说,由于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发展把世界连成一片,因而世界文化发展的 状况将不是各自独立发展,而是在相互影响下形成文化多元共存的局面……“新轴心时代’’的 文化将不可能像公元前500年前后那样由少数几个伟大的思想家来主导,而将是由众多的思 想群体来导演未来文化的发展。因此,真正有成就的思想家将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人民论坛? “新轴心时代”下的文化超越》
评论材料中关于“轴心时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一等(12-10分):a.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b.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c.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a.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b.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c.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a.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b.未引用史实;c.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本题解析:
本题是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考题的特色题目,旨在真正的选拨出具有历史学科素养的学生。该类题的一般解题思路是:概括材料观点和信息,对材料观点进行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然后结合教材提供的历史事实进行例证式的分析和评价,或者是对材料里某种观点的个性认识。同时建议学生一定注意要求是材料里的信息还是教材的信息作为说明的依据。最后学生一定要注意括号内的具体要求,是一个观点还是多个观点的评析。
就本题而言,首先应该根据概括出其观点是什么,根据材料可知其观点有:世界文化发展的状况将不是各自独立发展,而是在相互影响下形成文化多元共存的局面;真正有成就的思想家将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然后建议学生一定要选取一个自己写论证、写理由最拿手的观点来说明,最后注意论证和观点不能自相矛盾。学生做此类题一定要将史实和观点结合紧密,不可简单一笔带过,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推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