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二战后,国际关系经历了由冷战对峙向多极化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 北风与太阳
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用以掩盖它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1)材料中“北风的直接胁迫”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采取的“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 撼动与挑战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2)简述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三 联合与曲折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3)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四 和平与发展
多极化 全球化 改革开放 机遇与挑战
(4)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关键词,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0分,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战争。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实力的增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美苏自身实力的削弱等。
(3)观点一:同意。在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欧盟各国的分歧和矛盾仍然存在,”欧洲合众国“的形成仍然任重道远。观点二:不同意。欧洲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虽然还不能起到支配整个欧盟的作用,但是他们的产生无疑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观点三:辩证看待。理由综合观点一、二。
(4)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局势趋向缓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改革开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中国的和平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的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局面的最终形成。
[?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它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杜鲁门总统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二日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材料三?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据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四?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年2月8日在访问意大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指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主要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的三幅图片再现了两极格局下的某些具体场景。根据图片简述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的主要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的对外政策特征。试从国际局势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 
(4)依据材料四,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特征。
(5)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阶段简述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
 
	参考答案:(1)苏联;“冷战”政策。
(2)德国和朝鲜半岛的分裂;世界动荡不安。 
(3)以谈判为主要方式(处于守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欧共体的发展、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等冲击两极格局)。
(4)建立单极世界;推行强权政治。
(5)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多极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二战后美苏由盟友走向对峙,所以指苏联,美国对其采取遏制的冷战政策;第二问中,从图片我们知道指德国和朝鲜半岛的分裂;这导致了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第三问中,尼克松时代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结合材料我们知道是以谈判为主要方式(结合所学我们知道美国转向守势);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我们知道原因包括美欧日的三足鼎立、不结盟运动及第三世界的兴起等;第四问中,从材料四我们可以归纳出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特征是建立单级世界,推行强权政治,充当世界警察;第五问中,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结合材料和所学我们知道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到出现多极化趋势再到20世纪90年代后两极格局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加强和一超多强的局面。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图是“二战”后初期苏联的一幅漫画,从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美苏双方即将发生战争 
B.苏联揭示了“二战”后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
C.是美国对“华约”组织的挑战
D.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应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图片再现史实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首先明确漫画是苏联做的。其次,看清“和平鸽”的内脏是“美国导弹”,可见,苏联如此做画的目的是在揭示美国“假和平”的事实。因此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据朱成虎、赵子聿等著《当代美国军事》:下图是1950年到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导致A、B两阶段军事激剧下降的共同原因是

A.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政策
B.美苏争霸转向空间领域
C.美国结束一些侵略战争
D.美苏冷战局势日益缓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以美国军费开支为切入点,考察学生对美国在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期间外交策略的变化情况。看图联系相关史实可知,美国在B段的70年代,遭遇了经济危机,实行战略收缩的外交战略,减少军费开支,而在A段的50年代则是与苏联展开了争霸,是增加了军费开支,故不选A;美苏在空间领域的争霸是在B段的70年代,不再A段,故不选B;美苏冷战局势真正缓和是在苏联解体之后,故不选D;美国在A段的50年代是结束了朝鲜战争,在B段的70年代是结束了越南战争,故减少了军费开支,所以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