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联合国与国联有着无可否认的历史继承性,但决非国联的简单翻版。与国联相比,下列属于联合国的特点的是
①反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强调大国一致原则
③有权采取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行动
④带有大国控制和强权政治色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④是错误的;他们都不是联合国的特点。通过排除法,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杜鲁门总统声称:“无论在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这表明
[? ]
A.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B.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美苏争霸正式开始
D.美国是反法西斯的重要国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 ]
A、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
B、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C、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D、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雅尔塔体系的基本原则形成于
A.二战初
B.二战中
C.二战末
D.二战后初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所谓“岛链”,是由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在1951年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特定概念:“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务范围应是日本、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条岛屿链。”?
“第一岛链”指位于西太平洋、靠近亚洲大陆沿岸的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等群岛。“第二岛链”指南方诸岛(包括小笠原群岛、硫磺列岛)、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岛、帛琉群岛及哈马黑拉马等岛群。“第三岛链”主要由夏威夷群岛基地群组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岛链”提出的背景、目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突破第一、第二“岛链”对中国的意义。(9分)
参考答案:
(1)(6分)背景:冷战时期美苏对抗,太平洋方向是东西方对峙的重要战线。
目的:围堵亚洲东 岸,对苏联、中国等共产国家形成威慑之势。
(2)(9分)突破第一、第二岛链,有利于国家安全、保障海洋权益、实现国家统一。(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本题解析:(1)1951年,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首次明确提出“岛链”这一特定概念。这一时期美苏冷战,两极对峙,美国北起日本、南至澳大利亚,加强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务,是为了对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形成包围和威慑之势。
(2)该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考生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分析突破第一、第二“岛链”对中国的意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