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28年初,蒋介石重新上台的外部原因是
A.中共发动武装起义
B.日本威逼东北独立
C.国民政府财政困难
D.奉军大举南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首先要正确分析1927年蒋介石下台的原因,即蒋介石的主张与日本一致而与英美不合,反映出列强侵华之间的矛盾和新军阀之间的矛盾。奉军南下进攻威胁到新军阀利益,国民党新军阀只好暂时走向合作。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时间
|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事记
|
1953年
| 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计划3个五年计划完成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1955年
| 全国参加手工业合作组织的成员约200万人
|
1956年1月
| 北京市的手工业全部实现了合作化
|
1956年2月
| 143个城市和691个县基本实现手工业合作化,入社新成员达300万
|
1956年6月
| 全国组织起来的手工业者已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0%
|
1956年12月
|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A.公私合营保证改造的顺利进行? B.体现出建设与改造并举的特点
C.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一定程度存在急于求成的倾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采用排除法。注意表格所呈现的是手工业改造的情况,“公私合营”是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A 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建设”的内容,B 项错误;C 项是“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成就,而材料并未呈现工业化的内容;“总路线”计划在三个五年计划内完成改造而实际上只用了三、四年时间即已完成,表明改造过程中存在着急于求成的倾向,D 项正确。
点评:三大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一五计划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都需要掌握,知道这一时期执行的是社会主义改造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并举的路线。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是2003年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之一申纪兰。有关她的报到:“申纪兰是全国唯一的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被国际友人称为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她第一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应该是在哪一年??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间
D.1982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分析以下材料,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有?( )
?
企业数量表
项目
| 民族企业
| 官办企业
| 外商企业
|
企业数量(家)
| 300
| 31
| 1931
|
①资金少?②数量少?
③技术力量薄弱?④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A. 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民族企业、外商企业、官办企业的资本比较看,①资金少正确;从企业数量表看,②数量少正确;再者③技术力量薄弱也是民族企业薄弱的表现之一,?④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无从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目前,由于欧盟的存在,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英国人”或“我是法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德国人从使用马克转变为使用欧元。从根本上看,这反映了欧盟的性质是
A.经济实体
B.政治实体
C.政治经济实体
D.军事实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