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中,一个科威特人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图片反映了?(?)

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②全球性的文化渗透
③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有力的推动者
A.①②
B. ①④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图中没有跨国公司的信息,④错误,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发达国家才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③错误;从网球鞋、电视机、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说明各国货物充斥科威特市场,这是经济全球华的结果,也包含了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文革”期间,出现了“八亿人民八个戏”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
A.大量文艺工作者被下放劳动改造
B.传统戏剧失去了观众群
C.“左”倾错误的持续发展
D.戏剧艺术得到了空前提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文化是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左”倾错误的持续发展使当时的文艺界出现了僵化局面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此言出自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王阳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便是良知”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解释良知,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心学家王阳明的核心主张便是“致良知”,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进入封建社会中期以来,儒学与佛教、道教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宋明时期,理学获得极大发展。二程发明宋明理学,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思想的一大贡献。南宋儒家学者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到了明朝中期,王阳明把“理学”发展到“心学”的新阶段,他将“天理”“良知”的封建道德伦理的准则赋予绝对权威性,把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阳明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发展到“理学”和“心学”,反映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学不断发展完善并走向极端化。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6年6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埃及时曾说,非洲人民对中国有“德”。我们中国人讲究? “人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有“德”主要是指
A.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B.支援中国的“一五”计划建设
C.与中国共同奉行不结盟政策
D.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非洲人民并没有直接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中国的“一五”计划建设,因为当时的非洲还处在殖民统治时期,排除A、B;许多非洲国家与其他国家结盟,排除C;非洲国家独立后,在联合国事务中,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项正确。
点评:本讲内容与当今世界发展的焦点问题和国际地区热点问题联系密切,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 从内容上看,其中,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又是近年高考的命题重点。 从题型上看,近年以选择题为主,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各地高考试题中,分别有1、4和4道选择题涉及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其中2011年的天津文综考查重大外交事件的时间,江苏单科考查日内瓦会议、上海单科考查万隆会议,海南单科考查求同存异方针。 此外,2011的福建卷和上海卷还分别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了新中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老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7 中的①②分别与哪两次列强侵略战争有关?(4分)
(2)请将图7 照片加以分类,并填写在下表中。(4分)
(3) 图7 ④ 中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2分)20 世纪70 年代中国外交还有哪些突出成就?请再举两例。(2分)
(4)图7 ⑤跨洋握手 所反映的是我国外交史上的哪一事件?(2分)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分)
(5)通过学习近现代中国外交史,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
参考答案:
(1)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分)
(2)屈辱的外交;①②;独立自主的外交;③④⑤。(4分。错答或漏答不给分)
(3)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2分)成就: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建交);掀起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2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4)事件:尼克松访华。(2分)影响:标志着中美关系之间结束了20多年的敌对状态(或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或中日建交。(4分。作答其中一点即可)
(5)启示:如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1)①联系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联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2)①②反映的是近代清政府在列强侵华面前被迫实行屈辱的外交; ③④⑤新中国建立后,对内实现了国家民族的独立自主,对外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3)当时乔冠华代表中国参加26届联合国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结合所学,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还有: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
(4)跨洋握手 所反映的是我国外交史上的尼克松访华。当时周恩来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尼克松也很激动,说道:“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结合所学,尼克松访华的影响:标志着中美关系之间结束了20多年的敌对状态(或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或中日建交。
(5)近现代中国外交史反映了中国由屈辱外交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进一步推论出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等。
点评:我们做材料解析题,一般是以教材为依托,一是教材的内容,一是教材的观点。我们反对照搬教材,要求忠实于材料;也反对脱离教材,一味地自由地发挥。一是材料与教材间有以上关系,一是材料很多时候也会要求我们结合教材来思考问题。在题目中有要求结合教材,结合所学知识,或者什么也没说时,我们都要联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教材寻找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