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考古学者在德国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信息解读最正确的是(?)
A.当时政府重视对外宣扬中华文化
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
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在欧洲曾以多种语言流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表达了对孔子的高度赞美之情,所以B项说法最符合题意,A项说法材料无法体现,C项说法明显错误,“西学东渐”出现在鸦片战争之后与题中时间明显不符, D项说法正确在材料中也能体现出来,但不如B项更符合题意主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高考中以往较多地侧重在其对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深远影响,而该题则侧重于其对世界的影响,尤其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地均在开设孔子学院,这一举措与此紧密相联,以后的高考中会加大对此方向的考查,希望引起注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科技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②美国莱特兄弟试飞成功
③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④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
A.④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把天理和人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此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朱熹这一理论的实质是?(?)
A.加强文化专制主义
B.巩固儒家正统地位
C.维护封建伦理道德
D.实行八股取士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程朱理学以儒学为宗,吸收佛、道思想,强调理是万物本源,在人类社会中理表现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理学将天理、仁政、人伦、人欲内在统一起来,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故选C。
点评: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适应了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发展的转变,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增强的需要,他们以儒学为宗,吸收佛、道,将天理、仁政、人伦、人欲内在统一起来,使儒学走向政治哲学化,为封建等级特权的统治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理论指导,适应了增强思想上专制的需要,深得统治者的欢心,成为南宋之后的官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万隆会议?②日内瓦会议?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④与苏联建交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万隆会议是在1955年,?②日内瓦会议是在1954年,?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 ④与苏联建交是在1949年,因此选D。
点评:本题属于排列式选择题,把历史事物按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类别排列,主要考察学生识记的准确性和综合判断能力。错因多半在于识记模糊史实不明。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由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反映了欧洲各国合作
①由单一的经济部门扩大到多经济领域 ②由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 ③由区域集团化到经济一体化 ④由追随美国到要求建立平等伙伴关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