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上半叶,造成世界范围内大批群体性移民和难民的主要原因是? (? )
A.草原民族的西征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法西斯侵略扩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是20世纪上半叶,发生在这个时间段的事件只有法西斯侵略扩张。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国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最深远的影响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民族工业发展,实质上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两者都获得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已在政治舞台发挥着作用,对社会的影响已呈现,而无产阶级作为潜在的巨大力量,在此以后的社会中才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的民主政治框架。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借鉴了近代西方的代议制②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③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最主要方式④是直接民主制的一种形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间接民主。故排除含④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段材料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
A.有教无类
B.启发式教学
C.温故而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这段古文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这反映的是启发式教学,分析选项,只有B项符合题意,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对古文材料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有一定水平的古汉语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礼教始行,渊溯春秋,谁挚五常规伦理;儒风独树,麾开汉武,公凭三策正乾坤。”这幅楹联中的“公”是指(?)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挚五常规伦理”“儒风独树,麾开汉武”可知是董仲舒。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本题选B。
点评:关于西汉时期董仲舒创立的新儒学,着重会考查其学说如何适应了时代的需要。董仲舒为了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了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为了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