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主要历史地位在于?
A.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B.确立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
C.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D.全面总结客观评价了建国以来重大历史问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C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皆不符合题目“十一届六中全会”的要求,可排除。1980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短暂的春天”。该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有
A.纺织业、面粉业等行业发展迅速
B.重工业的发展超过了轻工业
C.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内地工业发展超过了沿海地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短暂的春天”。该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有纺织业、面粉业等行业发展迅速。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中写到:“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封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目中涉 91eXaM.org及的转型是指在商鞅变法中就提到的设立郡县制,秦朝时期大规模推行,完成于汉武帝时期,所以正确的是B项CD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以下是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比较表
项目 时间
| 工业总产值
| 农业总产值
| 人均收入
|
1965年
| 2400多万元
| 5亿元
| 一
|
1995年
| 5.35亿元
| 23.3亿元
| 817元
|
对上述变化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
③各地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援
④西藏地区人民的艰苦奋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的理解。从图表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西藏经济发展迅速。它的原因①②③④都是对的。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阐释了佛教的“生死轮回”
B.宣传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C.批驳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
D.与“天人感应”说针锋相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原文出自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他认为天是自然,而人也是自然的产物,“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他认为社会的政治、道德与自然界的灾异无关,所谓"天人感应"的说法只是人们以自己的想法去比拟天的结果。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