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A.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浦东
C.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开放整个海岸”是指开放中国东部沿海的14个港口城市,答案选D,A是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B C两项发生在D项之后且与题意要求不符。
点评:我国现阶段的对外开放与历史上的对外开放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开放的前提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在外国列强的侵略下,被迫开放;新时期的开放是在平等交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主动进行的开放;②开放的性质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适应外国殖民主义的需要而开放,反映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政策;新中国的开放是为了更好地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③开放的结果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有利于外国的侵略,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新中国开放则有利于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改革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
C.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的认识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l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4亿元,是l978年的3倍;实现利税226亿元,是l978年的72倍;实现利润26亿元,是l978年的9倍,平均每年递增122%,超过世界500强企业1953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这说明了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作用
B.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正确性
C.对外开放格局促进国企发展
D.国有企业是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成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现代经济体制改革。根据题干信息可知,1991年首钢取得如此成就主要得益于l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造成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C.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D.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劫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此处“推动”主要体现在农村改革
A.逐步地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
B.极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C.使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得以改变
D.突破了“包产到户”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的是改变原来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包产到户,被事实证明是发展生产力的有效手段,突破了属于资本主义道路的观念,解放了思想,因此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故选D。ABC项都是从现象和结果的浅层次进行的分析,没有触及到思想领域的变化。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9年开始,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城市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走的是一条先农村、后城市的路线。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与此相关的知识有改革的背景、成就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