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2分)法治社会逐步取代人治社会,是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方面。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心度》
材料二? “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四?有人评价说:“罗马人在法律方面的建树之所以彪炳世界,是与他们在三个不同阶段的法制探索分不开的。”
(1)材料一法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2分)结台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1分)
(3)材料三中提到的宪法,它体现了哪两个原则?它的颁行有怎样的历史意义?(3分)
(4)请结合教材知识说出罗马人先后形成了哪三项重要法律成果及其法律高度成熟的标志。(4分)
参考答案:
(1)法律是君主制定的,是其统治的重要手段,法律白饼亥心是“刑罚”。
(2)不同:主权在民;法律至上。(2分)实践: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
(3)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它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3分)
(4)罗马人先后形成了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其中西塞罗的“自然法”原则的提出标志其法律高度成熟。(4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从材料一中可以直接提炼出韩非子法制思想的核心是:即“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法者,王之本也。”法律是君主制定的,是其统治的重要手段,法律的核心是“刑罚”。(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对比材料一二文字内容可以看出韩非子和孙中山法制理念不同表现在:主权在民;法律至上;依据所学可知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重要事例是: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的重要原则是: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其影响是:它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罗马人先后形成了三项重要法律成果是指: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其中西塞罗的“自然法”原则的提出标志其法律高度成熟。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生产关系的调整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并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农村进行过哪四次生产关系的调整?主要背景如何?结果怎样?(12分)
(2)从这些变化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①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 -1952年,为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在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建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回复奠定了基础;
②195 3-1956年,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的 工业化,农村进行了农业 合作化改造,建立了集体所有制经济,有利国家的工业化建设;
③1958年,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速度,在农村推行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大大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变农村落后面貌,1978年以后,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每点3分,从背景、调整措施、结果三方面考虑赋分。)
(2)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政策的调整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 只要言之有理就行,答出1个方面就行。共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古代首创年号纪年的帝王是
A.黄帝
B.秦始皇
C.汉高祖
D.汉武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年号是从汉武帝时才开始有的,《资治通鉴.汉纪.武帝注》:“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于此。”汉武帝即位时,将那一 年(公元前140年)称为建元元年,在此之前,皇帝都没有年号。自汉武帝后,历代帝王即位都有自己的年号。新君借位改变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改元,如汉武帝就改了十一个年号。古代帝王的年号大都有一定的意义,如汉武帝的一个年号“元封”,其意是始封泰山。自明以后,尤其是清,每个皇帝中途基本上不改元,因此,大都以年号来称皇帝,如嘉靖皇帝、万历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因此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法国农业经营落后,小企业大量存在。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
①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造就了小农业 ②拿破仑统治时期,巩固了小土地所有制 ③传统高档时装、化妆品生产业,造就了小企业?④缺少资金投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法国大革命以来到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基本史实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法国是高利贷帝国主义,大量的资金投在信贷领域,因此④与史实不符,可排除B、D,拿破仑曾颁布《民法典》小农土地所有制得到法律的保护,因而小农经济大量存在,法国农业经营落。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周恩来说:今天的主要问题,是先做到不失业、不饥饿。为此,《共同纲领》规定公私企业目前一般应实行八小时至十小时的工作制。这说明当时最紧迫的问题是 (? )
A.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B.改善工人生产条件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49年,再结合题干信息“先做到不失业、不饥饿”可知,当时最紧迫的问题是恢复国民经济,故A项正确;改善工人生产条件与题干“实行八小时至十小时的工作制”的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CD两项与1949年的时代背景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