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是20世纪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示意图(图中“一”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A.甲是英国、乙是中国、丙是法国
B.甲是日本、乙是苏联、丙是美国
C.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
D.甲是苏联、乙是日本、丙是中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50年代中国坚持一边倒,倒向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中国与苏联是合作关系且均与美国是对抗的关系,到60、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在70年代的时候,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据此分析可知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C符合题意,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l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这句话,显然是对古代希腊和罗马取得成就的赞扬……希腊、罗马的许多智慧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辉煌成就,……他与现代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和传承。
——《西方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罗马对人类的主要贡献。(3分)
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梭伦执政时期,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据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公元前461年伯里克利时期,官职(除十将军外)向所有公民开放,通过抽签选举产生,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民众组成“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权力,“陪审法庭”负责审理全国大部分案件……
——摘编自《西方政治制度史》
(2)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4分)
材料三?美国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国会是美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它拥有立法权、财政权、行政监督权、同意权、条约批准权和部分司法权力。,美国宪法规定,众议院由美国各州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任期两年,到期全部改选。参议院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总统拥有行政权,由选举产生,任期四年。……联邦宪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随时规定和设立的下级法院,并规定一切犯罪,均须由陪审团审判的原则。”
——摘编自《西方政治制度史》
(3)据材料二、三,指出美国民主政治和雅典民主政治的相似之处。其说明了什么?(3分)
材料四?如何学习外国呢?孙中山晚年说:“中国几千年以来社会上的民情风土习惯,和欧美的大不相同……所以管理社会的政治自然也是和欧美不同,不能完全仿效欧美,照样去做,像仿效欧美的机器一样。欧美的机器,我们只要是学到了,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我们必须按照自己的社会情形,迎合社会潮流去做,社会才可以改良,国家才可以进步。”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到1924年孙中山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主张有何变化。并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参考答案:(18分)
(1)贡献:希腊的民主制度、罗马的法律精神、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思想(3分)
(2)特点:主权在民、国家事务由公民大会决定、抽签选举、陪审团制度。(4分)
(3)相似之处:主权在民、选举制度、陪审团制度。(4分)(答出两点即可得分)
说明:雅典民主政治为美国近代政治文明提供了借鉴。(2分)
(4)变化:不再照搬欧美政治体制经验,开始探索结合中国国情的政治体制。(3分)
原因:长期革命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把“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在
A.1954年
B.1978年
C.1982年
D.1999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把“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在1999年,1999年3月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正式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故选D。A项是通过的1954年宪法,并未提出依法治国的方针;B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经济建设的方针和改革开放的决策;C项1982年宪法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的成就,但是也未提出依法治国的方针。
点评: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我们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在1999年写进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大力进行法制建设,通过了1982年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一系列法律的建立做到了有法可依;《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通过,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依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题干观点认为周文王行仁义得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亡国;“世异则事异”,世道不同了,处世行事的方式方法也要相应变化。这体现的是一种变革思想,属于法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根据以上分析,ACD项明显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阐述联合国宗旨的重要国际文献是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联合国宪章》
D.《雅尔塔密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联合国宪章》里详细的阐述了联合国宗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