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以及启示?(20分)
参考答案:
(10分)影响:①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突出了古代中国特有的民本思想。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②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后经过不断发展最终脱颖而出,一枝独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了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0分)启示:思想自由是百家争鸣给我们的一条重要启示。百家之学之所以能够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良好的发展,取得辉煌的成就,是同这时期思想自由的氛围分不开的。思想自由是百家争鸣的真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价值,是文化繁荣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保证,弥足珍贵。以史为鉴,我们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就必须切实贯彻双百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本题解析:(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首先从整体上概括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其次,百家争鸣中主要流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其思想的历史影响主要从其思想内容上来分析:儒家学派主张“仁政”、“民本”,这对后世民本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儒家思想经过后世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道家学派提出“道”是万物的本原和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构成了中国二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学派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行法治,主张变革,这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墨家学派在汉代以后逐渐淹没失传,故没有分析其影响。(2)从中得到的启示:首先,从百家争鸣对当时思想解放的影响来分析;其次,从百家争鸣对当今思想建设的影响和对当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两个方面分析。
点评:历史意义影响就是历史事物(事件)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人的行为、思想或事物的性质。历史意义影响类试题的解答方法主要有:一是分类分析法,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进行分析;二是辩证分析法,即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既要看到积极影响,又要看到消极影响,还要分清主次;三是中外综合分析法,包括中国对外国的影响、外国对中国的影响;四是跨学科法,如政治影响、地理影响、科学影响等。2013年高考仍材料形式考查意义影响,复习时要关注有关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或影响,特别是战争、主张(观点)、言论、文献、纲领、举措(方案)、制度(法律)、会议等的作用(意义)或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进入新时期,我国教育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和立法?②加强基础教育,发展高等教育?③确定了新时期的教育指导方针?④重视少数民族教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基础知识。“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因而“新时期”这个概念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结合教材知识,很明确可知表现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和立法;加强基础教育,发展高等教育;确定了新时期的教育指导方针;重视少数民族教育。所以选择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外患重重,但民族火柴业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从弱到强,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通过观察下列两幅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你得到的答案是

A.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B.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C.辛亥革命的有力推动
D.北洋军阀的鼎力援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63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说:“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适意的……必须要有一个拥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可见他主张欧洲联合的目的是
A.恢复欧洲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
B.恢复欧洲人在世界上的优越感
C.增强欧洲同美苏抗衡的力量
D.摆脱美国的控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必须要有一个拥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再结合当时美苏对峙的格局,可判断选C。本题容易误选D,材料没有体现摆脱美国控制的目的。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戴高乐生平经历简表(部分)
时?间
| 主?要?活 ?动
|
1940年6月
| 创建并领导自由法国政府(法兰西民族委员会) 抗击德国的侵略。
|
1958年
| 调整第四共和国外交政策,贯彻恢复法国大国地位的独立外交路线,强调“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要求法国取代美国在欧洲的地位,法国处于中心和领导地位,法兰西民族习惯于做欧洲的巨人,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
1959年
| 宣布就职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宣布阿尔及利亚人民享有自决权;为履行1957年罗马条约的承诺,进行财政改革,取消关税壁垒,使法国的产品面向欧洲的竞争市场。
|
1960年
| 法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成为核国家。
|
1962年
| 提出采用普选方式直接选举共和国总统;为巩固欧洲经济共同体,他采取了共同农业政策。
|
1964年
| 戴高乐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到拉丁美洲国家进行访问。
|
1966年
| 在柬埔寨金边发表讲话时,抨击了美国在越南的政策。戴高乐还注重同苏联及其卫星国发展友好关系,以建立“从大西洋到乌拉尔山的大欧洲”体系,前往苏联开始了他的“缓和紧张局势,进而达成谅解,最后进行合作”的外交政策。
|
1967年7月
| 他发出“自由的魁北克万岁”的口号,强调了维护法国在北美的历史角色,同时表达对帝国主义的反对。
|
1968年
| 访问波兰。
|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戴高乐的历史贡献。(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二战后戴高乐时期的外交政策。(7分)
参考答案:
(1)政治:改变总统选举方式,促进民主政治发展;
经济: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促进欧洲经济一体化;
外交:反对美国控制,改善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军事: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抗击德国的侵略。(8分)
(2)戴高乐时期的外交政策扩大了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使法国重新成为欧洲大国;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4分)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兰西民族主义的排外性和扩张性。(3分)
本题解析:
(1)戴高乐的历史贡献可依据材料信息,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角度归纳。“提出采用普选方式直接选举共和国总统”即政治上,改变总统选举方式,促进民主政治发展;“进行财政改革,取消关税壁垒,使法国的产品面向欧洲的竞争市场”即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促进欧洲经济一体化;外交方面从材料中“调整第四共和国外交政策,贯彻恢复法国大国地位的独立外交路线,要求法国取代美国在欧洲的地位”、“戴高乐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到拉丁美洲国家进行访问”、“戴高乐还注重同苏联及其卫星国发展友好关系”等信息概括为反对美国控制,改善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军事方面从材料中“创建并领导自由法国政府(法兰西民族委员会) 抗击德国的侵略”概括为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抗击德国的侵略。
(2)评价戴高乐时期的外交政策要注意全面辩证的看待。从目的上分析,戴高乐时期的外交政策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扩大了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使法国重新成为欧洲大国。另一方面,“法国处于中心和领导地位,法兰西民族习惯于做欧洲的巨人”、“ 他发出自由的魁北克万岁的口号,强调了维护法国在北美的历史角色”等信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外交政策的排外性和扩张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