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10年9月15日,美国向WTO起诉称,“中国政府一方面禁止持国外卡的消费者在中国进行人民币交易,另一方面对持外国卡的中国人在国外消费附加了比银联卡更多的限制”,“这些银行卡市场准入限制和歧视性措施违反了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第十六条和十七条的规定。”上述材料说明
A.中国的这一做法是反对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B.中国加入WTO使本国金融业面临重大挑战
C.美国利用WTO规则长期控制国际金融市场
D.WTO旨在取消贸易壁垒,对各成员国都有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关贸总协定(1994)》第二十条的普遍例外条款,即使一个成员国做出了某种承诺,如果这个承诺有悖于国家核心利益,成员国可以不履行承诺,金融业是中国经济命脉所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可以成为豁免义务的理由,因此不能说中国的这一做法是反对全球化的重要表现,排除A;美国提起WTO诉讼中国加入WTO使本国金融业面临重大挑战和压力,故选B;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D“对各成员国都有利”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中国政治思想领域的显著特征是?
[? ]
A、“左”倾错误未从根本上改变
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C、注重群众路线
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有关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它是在国内外严峻的政治形势下发表的
②它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③它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它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学生史实再现能力。依据教材知识可知,①②④均符合史实。③为中共十四大的主要内容,应排除。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

①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 ②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成分占有较大比重
③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 ④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完成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78年我国在农副产口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占到92%、100%和97%。2005年,这些比重分别为1.2%、5.9%和2.7%。有人认为这一变化与1992年改革开放的新举措有关。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当年(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确立了浦东开发的战略部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92年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中国改革重任的中心,中国快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材料中政府定价比重的急速下降即是这一经济转轨的重要结果,答案选C,A项发生在1978年, B项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 D项与经济转轨无关。
点评:经济体制改革并不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根本目的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