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
①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对外开放②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提供了平台
③进一步保障了中国经济安全④促使中国不断提高并完善自身的竞争力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人物的主张或行动,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的有?(?)
①孟子的“民贵君轻”?②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
③墨子的选贤任能?④韩非子的“法不阿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是晚清《点石斋画报》描绘的美国妇女驾驶轮船的情景。图中文云: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自幼入塾,男女一体,故西女通书算者为多。……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易·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于此事可谓铁板注解。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该画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
B.国人消除了男尊女卑旧观念
C.女性优于男子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之道
D.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自幼入塾,男女一体,故西女通书算者为多...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一阴一阳之谓道。”即可知西方的文明成果冲击了传统的中国文化。AB说法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地理环境上说,我们是无法分离的。我们不能把各地区从彼此的位置上挪开,也不能在它们之间筑起不可逾越的城墙。……我们不是敌人。我们之间感情纽带,或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那一根不可思议的回忆之弦,从每个战场和爱国志士的坟墓,伸展到这片辽阔土地上每一颗充满活力的心房和每一个家庭,只要我们本性中的善念再度、而且一定会加以拨动,它们终会重新奏出响亮的联邦协奏曲。”——林肯总统1861年就职演说
材料二:内战结束后,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4条修正案。该法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邓小平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材料四: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在美国内战中林肯的目标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感情纽带”指?什么?(2分)
(2)材料二的宪法条文坚持了什么原则?(2分)
(3)材料三与材料一所强调的共同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强调这一原则的历史依据。(4分)
(4)材料四的宪法规定与“一国两制”的方案是何关系?材料四与材料二有何相同点?(4分)
参考答案:(1)目标:维护美国的统一。感情纽带:美利坚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南方一些州的人民也参加过独立战争,并献出生命,他们也是美利坚民族的一部分。 (2分)
(2)联邦宪法至上和国家统一的原则。(2分)
(3)原则:“一个国家”(或“国家统一”)。(1分)
依据: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清朝时设台湾府,归属福建省;《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3分)
(4)关系:宪法的规定为“一国两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2分)
相同点:与材料二美国宪法强调的原则基本一致,都是用法律的形式维护国家的统一。?(2分)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跨越时空的材料分析题,以美国历史上的内战为切入点,兼顾新教材的内容,突出了新课程的前瞻性,然后分析邓小平“一国两制”对完成我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指导意义,既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力度,又突出了对能力的要求,概括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一旦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会深受其害,发达国家也难以置身其外。(?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