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纵向的数据分析,从北宋商税额简图可以看出政府商业税收不断增加。因此选择C。A是原因,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王朝的经济政策,B是英国的政策,排除。D史实错误,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言论中,与“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相类似的是( )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我国古代下列生产工具中,基本上无需使用人力操作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和分析比较历史知识的能力。翻车是灌溉工具;耧车是播种工具;铁犁耕耘的工具,他们都是使用人力操作的。而筒车是水力灌溉工具,基本无需人操作。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古代生产工具的变革
点评:我国古代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小农是国家的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小农经济也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统治者无不重视农业的发展,许多生产工具都是在人民的发明之后,经过统治者进一步推广的。如本题中的耧车等。除了知道我国政府的重视农业的措施外,还要知道我国古代生产工具和灌溉工具发展演变的情况。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米”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上述现象说明( )
A.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B.地区性分工扩大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纺织家庭,苏州丝织业发达,松江地区发展棉织业,景德镇发展瓷器业,这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突出特点是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 A、C、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地区分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曲线图和历史绘画都有助于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但是如果绘制失当的话,反而可能会让我们误解一段历史。著名油画家董希文1952年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曾因种种政治原因而饱受磨难,屡遭改动,图3、图4 是遭改动的油画局部。1979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征得上级同意,决定将《开国大典》恢复原貌,图5是恢复作品的局部。与图3、图4相比,图5 最终恢复了哪两位新中国的国家副主席画像???
?
图3?图4?图5
A.刘少奇、张澜
B.刘少奇、高岗
C.李济深、高岗
D.李济深、张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50年代“高饶事件”后,1955年董希文奉命修改油画,高岗像被鲜花所取代;文革后,刘少奇像按要求又被修改取消。“文革”后,他们的画像才被恢复。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古代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