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64年中共中央在有关决定中指出“在一线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设计机构,凡能迁移的,应有计划地迁移到三线、二线去,不能迁移的,应一分为二。”(注:按今天的区域来划分,三线地区基本上就是不包括新疆、西藏、内蒙古的中国中西部内地。)这说明当时?
A.中美关系异常紧张,战争一触即发
B.中央着力发展落后地区教育
C.中国对世界局势判断是着眼备战
D.适应经济建设培养人才需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的“1964年”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周边国际环境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北面,随着中苏关系日趋紧张,苏联对中国的军事威胁也越来越大。东面,面对的是美国的战略包围(从韩国、日本到台湾一线),而蒋介石集团也时刻准备反攻大陆。尤其是南面,自1961年开始的美国侵越战争步步升级,后来一直发展到对越南北方进行大规模轰炸,构成对中国的直接威胁,由此分析可知当时是中国对世界局势判断为着眼点进行备战的,因此C符合题意,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是:(?)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C.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来维护统治
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设问的角度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我们可参照前面已介绍的对根本原因的解释抓住“根本”一词是指“深层次的”、“最本质的”、“决定作用的”。解答此题时,从导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诸多因素中寻找出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反映客观历史规律要求的必然因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选项A是导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封建斗争的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近代外来服饰的传入促成了中国服饰的改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民族服饰有
A.中山装和旗袍
B.列宁装和连衣裙
C.长袍和马褂
D.中山装和连衣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是识记型选择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所学知识可知,中山装和旗袍时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民族服装,所以本题答案是A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对几位思想家的相关评述,错误的是
A.董仲舒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B.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C.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D.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千年来中国妇女缠足比率趋势
A.宋代开始出现妇女缠足现象
B.宋明理学推动妇女缠足比率上升
C.明末以来妇女缠足比率持续下降
D.民国成立后妇女缠足现象彻底消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图表可以看出,北宋之前中国妇女缠足的现象已经出现,排除A项;宋明理学歧视妇女,压抑人性,宋代之后妇女缠足的比率不断上升,B项正确;清末以来妇女缠足比率持续下降,至2000年这一现象彻底消失,故C、D均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