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2、选择题 《梦梁录》记载:“……坊、市界限被打破,夜市与晓市不断出现,时都城临安(今杭州)人口达到一百二十万,城内极其繁华,被称为东南第一州”。与这段描述的情景可能同时代出现的有 |
3、选择题 马戛尔尼说,中国人“一切思想概念都出不去本国的范围……他们的书上很少提到亚洲以外的地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儒家思想的保守性
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C.交通、通讯工具的落后
D.政府禁绝海外贸易
4、选择题 下列各项是古代对某些水利工程的评价,其中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利灌溉工程有( )
①《史记》记载:“于是关中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②汉代民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③《史记》记载:“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④《桂海虞衡录》记载:“派湘之流而注之融,使北水南合,北舟逾岭”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综合题 (26分)土地政策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经济制度,土地政策发生变化往往会给社会带来连锁的反应。阅读材料:
材料一:(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些改革实际上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岳麓版必须二P7
材料二: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叫做“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土地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
——摘编自《历史研究》2012.3
材料三:苏联实现农业集体化后,政府采取提高工业产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方法,抑制农民的消费。……据估计,国家通过种种办法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约占其收获量的40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中国特色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