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唐太宗从隋亡吸收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A.必须重用贤臣,善于纳谏
B.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以保证农民有土地和生产时间
C.完善科举制度,扩大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D.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确立“存百姓”的思想
2、判断题 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反映了
[? ]
A.各国间的经济竞争基本消失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美国被排斥在区域集团化之外
D.全球贫富差距明显缩小
3、判断题 下列哪项是孟子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
A.“为政以德”
B.“节用而爱人”
C.关心爱护百姓
D.人民比国君重要
4、判断题 劳动力的发展状况是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厂主不得使用未满15岁之童工和女工从事午后9时至午前5时之工作, 工厂主不得使用童工和女工从事危险工作和妨害卫生工作之职责。每周休息一日,工资照付;做工者付双薪。男女同工同酬。——1926年12月湖北政务会议颁布的《湖北临时工厂条例》
材料二 1950年至1957年,我国城镇人口从5 756万增加到9 949万,其中,机械增加(由于人口迁入和迁出引发的数量变化)人口为2 545万,占总增长量的60.8%。 1957~1960年间,非农业职工增加2 500万人,其中1 950万来自农村。
材料三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指出,2007年城镇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员比例为 75. 7%,相比之于1978年的0.2%大幅提高。股份制经济单位、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单位、私营个体经济就业人员均有大量增加。其间,国务院修订公布了《禁止 使用童工规定》、制定颁发了《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保障部 公布了《工伤认定办法》、《最低工资规定》等一系列部门规章。1991年底,全国30 个省(市、自治区)劳动部门共开办职业介绍所9 674所,基本上覆盖了省、地(市)、 县(区),并向乡镇延伸。
(1)据所学知识,指出促成材料一所述现象出现的相关因素。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并指出其成因。
(3)材料三反映了1978年以来我国劳动就业有什么特点?这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哪些成就?
5、判断题 “从l7世纪中期开始,近代科学在一批巨人的推动下产生。在这批巨人当中,排在最中心位置的是一位妇孺皆知的人,他就是艾萨克·牛顿。”牛顿排在科学巨人“最中心的位置”是由于他
A.提出了全新的时空观念
B.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规律
C.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D.颠覆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