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这离不开正确的外交思想的指导。下列外交活动与外交方针政策不成对应关系的是?
A.1950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一边倒”方针
B.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的政策
C.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结盟”政策
D.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取得重大成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此现象是下列哪部法律颁布后的直接结果(?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描述是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情形,它得益于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答案选C,A B D三项法律与此特征不符。
点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发展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在1954年宪法出台之前一直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可以视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雏形,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开启了社会主义法治进程,而“文革”使得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遭受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得以恢复和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香港人有一种说法,即回归后的香港“股照样炒,马照样跑,舞照常跳”。这一说法最能说明香港特别行政区( )
A.直接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
B.实行完全自治
C.人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变
D.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法国政府控制的电子工业、基础化工、军火工业、航空工业、公用事业的比重分别为44%、54%、63%、75%、84%、100%。从中可以看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全面国有化趋势
B.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
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D.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答案选择C项。全面实行国有化、限制私有企业的说法不符合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故A、D项不正确,B项与材料无关。
点评: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高考命题的角度主要集中在:(1)结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考查其运行机制的调节及相关的经济政策;(2)金融危机爆发后,考查内容开始重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命题形式较为单一,关联内容不多,材料引用较新。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很重视严惩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堕落分子。右下图
反映的运动是新中国初期开展的

A.“三反”运动
B.整风运动
C.“五反”运动
D.镇反运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