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近代以来,农耕时代的粗略时间观念逐渐被精确的现代钟表时间观念所替代。导致这一改变的重要因素是
A.报刊杂志的创办
B.服饰的中西合璧
C.交通通讯工具的改变
D.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并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所讲的是粗略时间观念被精准时间观所替代,而选项中能涉及到准点时间只有C,即是交通工具有固定的时间表,方便旅客的乘坐。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史实中,所列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史实发生在下图所示时期的是

A.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B.出现了进步的民主启蒙思想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者推崇的官方哲学
D.儒家学者积极复兴儒家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图上所示“吐蕃”“回鹘”“大理”等可知是在唐朝时期。A是在汉代汉武帝时期,B是在明清之际,C是在南宋以后,D符合题意,唐朝的韩愈等人提出复兴儒家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国当代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说:“西方人的生存依赖于美国人重新肯定他们对西方的认同,以及西方人把自己的文明看作独特的而不是普世的,并且团结起来更新和保护自己的文明,应对来自非西方社会的挑战。”西方国家以下行动体现了这—观点的是(?)
A.美国支持德国清除法西斯主义,推动法德的和解与欧洲的复兴
B.美国与西欧国家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社会主义国家“冷战”
C.美国和西欧援助东欧,促进东欧“政治多元化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
D.法德等国成立欧洲联盟,大力弘扬“欧洲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从材料“团结起来更新和保护自己的文明,应对来自非西方社会的挑战”等信息可以看出欧洲的联合是维护欧洲的利益、提高欧洲地位的重要途径,A项体现的是法德和解、欧洲联合的基础奠定,故选A。BC项并非欧洲内部的联合;D项错误,与材料“西方人把自己的文明看作独特的而不是普世的”信息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00年前后起,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2005年12月,香港承办世贸部长会议,垒球几千人马随之纷纷杀到,用特区政府的话叫做“展现世界示威文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中的哪三个不同发展阶段?(要求写出三个不同阶段中的主要推动因素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出什么现象?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隔绝、分散状态,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工业革命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征服世界的进程,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经济区域集团化是迈向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阶梯,是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2)反经济全球化活动。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由发达国家主导,导致全球利益失衡;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毒品泛滥、传染病流行等问题严重。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长远看,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应该制定合理对策,积极参与,谋求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某节历史课上学生表演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
秦皇帝:“三公”坐着在议事,各自对自己所管辖的事情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皇帝只是听取三人的情况汇报,当意见相左时,大臣可与皇帝据理力争。
唐太宗:皇帝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把想法告诉中书省,然后由中书省起草一份文件,交由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官员认真审核后,认为还是有不合理之处,将之驳回,由中书省再次请皇帝略作修改。当门下省再次审核通过后则交给尚书省,尚书省在按事情所属部门交给六部处理。
宋太祖:大臣站在他周围议事,宰相先向皇帝汇报一些行政事务,征求皇帝的处理意见;然后计相汇报国家的财政状况,讨论一些诸如税收等情况,恭请皇帝定夺。其他大臣则在一旁恭听。
回答:
(1)剧本反映了秦朝和唐朝的中央官制分别是什么?
(2)从秦至宋中央官制的变化中反映了怎样的一种发展趋势?
(3)对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有不同的看法,说一说你的看法如何?
参考答案:(1)秦朝是“三公”制度,唐朝是三省六部制。
(2)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3)第一种看法:主要是积极的。因为这种制度有利于全国的统一;有利于水利的兴修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有利于文化的发展……第二种看法:主要是消极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至上和地方服从中央。皇权至上容易造成暴政和腐败,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集权容易使阶级矛盾激化,造成社会动荡,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本题解析:本题的设计思路是利用秦唐宋三个朝代的集权措施为依据设计三个剧本情景,旨在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过程及演变的规律。第(1)(2)问的难度不大,第(3)问要求谈中央集权制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属于能力考查型设问,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应该以历史发展的观点、辨证的观点来分析。任何事物的积极作用都是相对的,都只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发挥积极作用,他始终回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形势的需要。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