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图为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示意图。该图主要反映出中国(? )

A.对苏联和对西方贸易额出现交替上升状态
B.被西方封锁遏制,外交上实行“一边倒”
C.国民经济建设国际环境恶劣,举步维艰
D.同西方国家经济技术交流活动陷于停滞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政治与文化国际化、信息一体化等更使得这些新霸权迅速在世界各国传导,对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杨仕辉《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新霸权》
材料二?中国一些学者把郑和下西洋,甚至张骞、班超通西域都列入全球化进程。美国某学者也认为,“中国与欧洲的丝绸之路是早期的全球化”。
——吴延春《经济全球划不是坏事》
回答: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末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材料二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12分)
3、判断题 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下列标语反映了当时社会(?)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4、判断题 抗战时期,在国统区占统治地位的是(?)
A.官僚资本
B.民族资本
C.美国资本
D.日本资本
5、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直接源自
A.各国的生产和销售连为一体
B.交通和通信工具的不断革新
C.世界市场的日益扩大
D.世界各种文明的交流更为密切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