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①重视道德的意义、②肯定人的重要性、③强调知识的作用,这是两人思想的共性;D.推崇君主权威这是孔子的思想而非苏格拉底的。故此题应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我国古代的一位儒学大师认为,“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妻妾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这位儒学大师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识记能力。材料讲的是君权神授的思想主张,而提出这一思想的是董仲舒。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儒家思想到西汉中期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儒家思想到西汉中期指的是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在本质上是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的,是神话封建统治的,所以,儒家思想到西汉中期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就是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根本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有一次,街上有两个人吵架,甲骂乙:“尔无天理!”乙骂甲:“尔欺心!”王阳明听后对弟子们说:你们好好听听,这是在讲学呢!弟子不明白,认为不过是相骂而已。王阳明解释说:他们讲“天理”“欺心”这不是讲学是什么呢?这一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心学
A.追求理论的大众化
B.整治人心,挽救统治危机
C.提倡“知行合一”
D.赞成穿衣吃饭等“人伦物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他们讲“天理”“欺心”这不是讲学是什么呢?反映了宋明理学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理论的大众化,故选A。其他选项与材料无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心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到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和谐思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各项中,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是:
①“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②“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入任焉,敏则有助,惠则足以使人”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也”
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体现的是秦国在商鞅变法时代的状况,是在严酷的法律制度下出现的状况,并非真正的和谐。②项强调谦恭诚信;③项强调关爱社会的弱势群体;④强调天下为公,大公无私。因此②③④都是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的。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
点评:战国百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定型。在战国百家思想中,儒家等一些学派主张社会的和谐,如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对苛政主张仁政、德治等主张在今天仍然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现代中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