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这反映当时朝廷
A.要求民众纳税? 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
C.不要求民众纳税? C.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古代社会,政府特别重视对户籍的管理,因为国家控制的户籍越多,国家的赋税收入就越多,国家将不纳税的人等同为“盗贼”,当然是要求民众纳税。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34年6月荣宗敬在一封信中说:“弟经营纺织业三十余年,困难未有甚于今日者。外厂竞争,农村破产,纱销呆滞,而所担负之统税、利息两项,年在千万以上。现状如斯,何能持久?”你从中能得到的信息符合史实的有
①外国资本操控市场 ②国民政府征收重税?③农村手工业纷纷破产 ④民族工业空前艰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对“双百”方针叙述错误的是
A.是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正确方针
B.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
C.促进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新发展
D.其实践过程也遇到过曲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它将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成就而进行,首先要做的就是取得一个实际的联合。……建立共同的经济制度所依赖的那种利益之间的融合……可以成为一种催化剂,促使因粗暴的分割而长期敌对的国家,相互形成一个更大和更牢固的社会。
——《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文献选读》之《舒曼计划》
材料二?识别下列图标

请回答:
(1)欧洲共同体成立所期望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其成立后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2)欧洲共同体是由哪几个机构合并成立的?
(3)欧洲共同体现在叫什么?它的标志是材料二中的哪幅图?它在当今和美国、日本的关系呈现什么趋势?
参考答案:
(1)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2分)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共体在许多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并想摆脱美国的控制,开始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2分)
(2)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3分)
(3)欧盟。(1分)B图(1分)既协作又竞争的关系,促使世界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的影响。并分析“理学成为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的原因。(8分)
材料二?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西欧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制度进步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6分)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明清时期“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6分)
参考答案:(1)影响:理学成为读书谋官的工具;成为官方正统学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有助于中国文明的延续;后期的日益僵化,压制思想进步。(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原因:吸收了佛、道因素;提出三纲五常是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论证了儒家纲常名教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更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2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相似之处: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2分)
不同作用: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进步发挥重大的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或: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4分)
(3)原因:缺乏形成个性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压制;文化专制与思想迫害等。(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中可以概括朱熹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理学成为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的原因。
(2)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与人文主义的比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的相似之处: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二者在促进社会制度进步方面起的作用不同: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进步发挥重大的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或: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
(3)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明清时期“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是指明清时期批判思想为何没有推动社会的变革。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缺乏形成个性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压制;文化专制与思想迫害等。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