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78年,我国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意义是
[? ]
A.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思想准备
B.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C.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依靠“临近香港、背靠国内”的区域优势,1979年7月,开山填海的炮声炸醒了沉睡的蛇口,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炮声中逐步崛起的是
[? ]
A.深圳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
C.珠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发区?
D.上海浦东新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92年,邓小平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介绍道:“……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 ]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实现了香港顺利回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表是某报“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变迁:从“一大”到“十七大”》的部分主题词摘要,其中“十三大”处应该填写

A 制定中国革命现阶段的十大政纲
B 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D 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汉高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苏俄推行“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邓小平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共同的经济根源是
A.农民渴望增加收入
B.小农为主体的生产方式
C.政府希望增加农民富裕
D.封建生产方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汉高祖、苏俄还是邓小平,都是以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而农民是农业的主体。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