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9世纪晚期,梁启超曾经在上海担任《时务报》主笔,后来又到湖南长沙担任时务学堂总教习。当时的“时务”的主要内容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学习外国利器,觅制器之器
C.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D.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2、选择题 长期以来,GDP(国内生产总值)一直是衡量各国财富生产和经济实力的统计指标。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9.4%。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单位GDP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2004年我国GDP增长指标下调为7%左右,这表明
①GDP不再是衡量我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②GDP无法反映经济增长对资源利用和环境状况的影响
③政府应通过直接干预经济发展的方式实现宏观调控
④我国经济发展更要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3、选择题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抗日战争后
4、选择题 魏源和梁启超思想主张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5、选择题 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关系是
A.全盘否定
B.全盘接受
C.毫无关系
D.继承与发展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