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右图《挖灌渠》反映的是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一项措施,这一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稳定金融秩序
B.颁布工业复兴法,保证有序竞争
C.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D.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复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近年来,欧美国家的债务危机不断发展,引起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的重新思考。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
(1)依据材料,归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6分)结合有关背景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时代意义。(4分)
材料二?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在希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占比达41.6%。截至今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2)根据材料二,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实施存在什么问题?(4分)
参考答案:(1)特点:以立法的形式建立,由政府主导,实行以工代赈;关注弱势群体;致力缩小贫富差距等。(任3点,6分)
意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4分)
(2)福利制度本身存在弊端,过度的福利也降低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过高的福利开支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是导致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4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得知,罗斯福新政有如下特点: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和《社会保障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用事业的建设;对富人征收重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更合理的分配国民收入。
这样做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缓和阶级矛盾,缩小贫富差距。
(2)根据材料得知:很多国家的福利待遇出现了问题,“失业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政府财政收入的大部分应用于了福利保障,造成政府负债,改革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成了目前迫切需要发的事情。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任期间发表的一次演说中说:“我们将结束大家都了解的那种福利。我将一劳永逸地抹掉福利的恶劣名声。”克林顿这里所说的“那种福利”制度
[? ]
A.具有空想社会主义的内涵
B.与罗斯福新政密切相关
C.是亚当·斯密思想的实践
D.有助于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
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二?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
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请回答:
(1)材料一这段话是谁提出的?当时这个国家面临什么问题?他是如何解决的?这里所说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指什么?如何理解“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6分)
(2)材料二这段话是谁说的?面对这个错误.他是如何作出政策调整的,这一调整的最
重要意义是什么?(5分)
(3)在哪次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经济体制转变的最根本转变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1)罗斯福(1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1分);实行罗斯福
新政(1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能解决经济危机(1分);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
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改造(或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
分)。
(2)列宁(1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为新经济政策(2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俄国
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的教训之后找到的一条适台械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2分)
(3)中共十四大(1分);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或由过去的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
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转变)(2分)
本题解析:熟读三段材料,明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的背景和信息,不难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意义最深远的是()
A.促使美国经济复苏
B.缓解了社会的各种矛盾
C.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D.促使美国社会经济日益稳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