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措施的相同点是( )
A.减轻对农民的经济剥削与人身控制
B.对统治阶级利益进行一定抑制
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
D.改变税收的标准与方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不符合商鞅变法;C项不适合王安石变法;D项不符合王安石变法的实际情况;故正确答案为B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孝文帝的重儒措施?①促进了北魏文化教育的发展?②进一步深化了北魏政治封建化的程度?③使儒家思想失去本来面目?④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重儒是对儒家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是它失去本来面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孔子曾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 下,民致于今受其赐。微(如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主要肯定了管仲?(?)
A.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B.维护了华夏族的文化
C.辅佐桓公,确立霸主地位
D.尊王攘夷,统一全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通过管仲、桓公、霸诸侯等信息,可确定材料对应的教材内容是:齐桓公的霸业,从“民致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可进一步确定,孔子强调的是管仲辅助齐桓公称霸的影响,A项是齐桓公得以称霸的原因,C项是事实而非影响,D项“统一全国”不符合事实,通过筛选只能选B项。“被发左衽”是当时周边少数民族发型与衣着的特征,而教材中讲到齐桓公称霸时,“攘夷”是其重要作为。孔子是说如果没有管仲,中原早就被少数民族征服了,华夏文化当然也就受到了破坏。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北魏孝文帝主动实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B.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C.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北魏孝文帝认识到鲜卑族的落后,企图通过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改变这种局面,稳固鲜卑族的统治。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实际上是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即学习汉族的农耕文化。故选C。
考点: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点评:孝文帝改革中实行了一系列汉化的措施。颁布均田令,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整顿吏治,采用封建的俸禄制;迁都洛阳,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改革社会习俗,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将北方民族的融合推向高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同点不包括
[? ]
A.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B.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
C.都进行了制度改革
D.都直接推动民族融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