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救荒之法不一,而大致有五:常平以赈粜(卖出);义仓以赈济;不足,则劝分于有力之家;又遏籴(买入)有禁,抑价有禁。
——董煟《救荒全书》
材料二?平时在社会福利上,宋代所贯彻的,是超过现代所谓的“由摇篮到坟墓”,而是“由胎养到祭祀”。所谓“由胎养”,主要是指慈幼,在这方面,首为仁宗于嘉佑二年(1057年)修胎养令,规定凡下户怀妊而不能自存者,以粟颁赐之……宝祐四年(1257年),始令“天下诸州建慈幼局”……事实上,除上前述慈幼局外,养老之居养院或养济院亦肩负育幼任务,且养至十五岁并免费入学……除官养孤贫小儿得以入学外,两宋州县普置学田以助学……对于有病贫民,宋代亦提供福利,仁宗在位时,哀痛者乏良药,为颁庆历善救方,知云安军王端请官为给钱和药予民,逆行于天下……关于贫民之收养,设有专门机构,唐代有悲田院,宋因其旧于京师置东西福田院,以禀老疾孤穷丐者……至于漏泽园,是由政府提供公地,“埋瘗无主死人……每年三元春冬醮记”。南渡后仍维持此制。这种由“胎养到祭祀”的福利,虽比当代福利国家所提供的涵益较广,但却主要是选择性,局限于贫而无告者之特殊对象。不过,在两宋,社会互助观念业已产生。社会互助始于宗族,这是以范仲淹的义庄为滥觞……这些义庄义田,是利用其田租以赡族人……南宋时,这种互助由宗族扩及乡党,这可从朱熹所提倡的社仓看出。
——侯家驹《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英国走到“福利国家”这一步经历了漫长的路。16世纪,在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建立“济贫制度”。济贫制度以教区为单位实行救济,每个人都要交纳济贫税,结果是穷人交钱养活穷人,其实质是“劫穷济穷”。但济贫制度为社会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社会保障,由不幸和灾难造成的困境不致导致最糟的后果。工业革命以后,自由放任思想甚嚣尘上,济贫制度受到动摇,劳动者暴露在严重的生存危机之下,随时面临着生老病死的威胁。由此造成的社会后果是十分明显的,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孕育着深刻的危机。1911年,自由党制定《国民保险法》,目的就在于缓解这种危机。但这时采取的做法是互助式的,尽管国家出面组织了社会保障,具体操作者却是各种社会团体,包括工会、合作社、互助会等等,而且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很小,只包括若干行业中的工资劳动者。1946年的《国民保险法》才把覆盖面扩大到全体国民,并且由国家具体操作,承担社会保障的一切责任。正因为如此,这样一个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
——钱乘旦、徐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宋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内容和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三,比较中国宋代和英国福利制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0分),并指出导致不同的主要原因。 (4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宋代和英国福利制度建设留给你的主要启示。(3分)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 材料二 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是,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
——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
? 材料三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我们党纲里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的失败。
——列宁
? 材料四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材料一中的经济政策是为了应付什么问题而实行的?这一政策是由哪位领导人提出的?这一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政策?农民强烈反对的是什么制度?农民反对的这一制度后来被什么制度取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所指的“经济政策”后来被哪种经济政策取代?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中提到“苏联的办法”,其基本做法如何?这样的办法是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反映经济危机的一组图片

? 材料二 ……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
? 材料三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演说
(1)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大危机爆发的历史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30年代大危机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观察下表《各国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举例表》(据张一凡《1934年之我国农产市场》编制)。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
国别
| 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
|
美国
| 竹的本体、切株及种子,草棉植物,各种白松醋粟,小麦,玉米,甜粟,芦粟,柑桔,马铃薯,山药,水稻植物,香蕉,甘蔗
|
德国
| 葡萄,苗木,各种双子叶植物的全株或部分
|
比利时
| 葡萄植物的全株或部分
|
瑞典
| 活榆树科植物
|
加拿大
| 五叶,醋粟,桃金娘,锯粟,伏牛花
|
墨西哥
| 一切种子
|
日本
| 新鲜胡瓜、西瓜、南瓜以及其他葫芦科植物,番茄、菜豆等咖啡植物及种子
|
?
A.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受欢迎度下降? B.爱用国货运动打击下各国的态度
C.经济危机之下我国农业生存状况?D.西方向我国倾销商品以应对危机
5、判断题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明显受罗斯福新政影响的是
①采纳凯恩斯主义的理论 ②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③“新经济”出现 ④福利国家制度逐步完善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