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使得欧洲各国忙于战争,不仅无力插手东亚事务,而且其本身因粮食减产,纷纷向中国购买面粉,……荣氏面粉行销海外,畅通无阻,盈利丰厚……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当时全国各地掀起了抵制日货的高潮,结果使得日本向中国输入棉纱、面粉的数量锐减。荣氏兄弟秉承实业救国理念,在办厂之初创立的品牌就富含爱国气息。比如面粉厂的名牌产品叫做“兵船”,寓意就是“振兴中华、以牙还牙”……荣氏兄弟捐款支持罢工、罢市活动,不仅奠定了自己面粉大王的地位,而且还并购了日本纱厂,大涨国人志气。?——凤凰网《旧中国的唯一财团:荣氏家族的崛起》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荣家企业连年亏损……面对危机,荣氏兄弟一面呼吁政府给予支持,一面求助外国银行继续放贷,结果不但都未如愿,反而引鬼上门。国民政府实业部和陈公博、宋子文等人企图趁火打劫,扬言要把申新收归国有,一举吞并申新;英商汇丰银行则勾结不法日商,公开以低价拍卖申新七厂。?
——《荣氏家族,中国首户民族资本家》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6分)
(2)材料二表明我国民族工业发展面临怎样的困境?(4分)
(3)综合以上材料,你如何看待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中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人民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政府采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资本家具有经营才能。(6分)
(2)外有列强的侵略与压制;内有国民政府官僚资本的盘剥敲诈(剥削压迫)。(4分)
(3)民族工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振奋了民族精神;但由于受到双重压迫,实业救国方案行不通。(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特点。(2分)1912—1919年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其原因是什么? (9分)
材料二?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一幅示意图(见下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2)你认为F1可能是哪些因素?(6分)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
(1)曲折发展(2分)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3分)
辛亥革命民国政府的建立,提高资产阶级的地位,实行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3分)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3分)
(2)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6分)
(3)可从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角度评价,也可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曲折性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学习小组在举办“中国改革开放——辉煌的三十年”的主题活动中,选取了一些素材。其中,有一个素材是不准确的,你能帮他们指出来吗??
A.中日邦交开始正常化
B.香港澳门热烈庆回归
C.海峡两岸关系大发展
D.神七载人航天谱新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这一原则由洛克在他的《政府论两篇》中作了最充分的理论阐述。应当指出,洛克的这两篇文章几乎是与“光荣革命”同时完成的,这说明建立一种民主的政治制度早已成为许多英国人沉思良久的设想,而这种时间上的巧合恰恰反映了英格兰全民族统一价值取向的形成。
材料三?君主立宪制度从确立到完善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君主的权力不断衰落,议会的权力不断上升,产生于议会的责任制政府也逐步确立起来。“光荣革命”为不断的变革打开了通道,这是英国最终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的最主要的因素。
——《大国崛起》
材料四?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资产阶级和人民掀起了一次要求议会改革的运动。1832年,英国政府进行了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19世纪后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的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了半数,这是英国政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10分)
(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英国政治制度不断创新的表现。这些创新有什么作用? (11分)?
(3)综合上述分析,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
参考答案:(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3分)
原因:议会在英国有较长历史,且掌握一定的权力;英吉利民族崇尚中庸,选择了“不流血”的政变“光荣革命”并取得成功;与英国人长期的设想和全民族统一的价值取向相符合。(7分)
(2)内阁制度的形成;议会选举制度不断完善。(4分)
作用: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树立了榜样;为未来国家民主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分)
(3)政治制度的确立应符合本国国情;不断创新才有活力。(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做好本题,首先要明确英国的政治制度经历怎样的发展历程,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其发展过程和原因。可以说,读懂材料是答好题和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材料一

——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史》整理
材料二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材料三 浙江新式实学书院最早出现在宁波。光绪五年(1879 年),知府宗源瀚在月湖竹洲创建辨志书院,……分设汉学、宋学、史学、舆地、算学、词章六垒,各设垒长,创甬上开设舆地、算学等新学科先导。——唐晓明《晚清浙江书院教育的变革与传承》
(1)根据材料一图1,我国古代书院数量增幅较大的是哪两个朝代?简要分析在这两个时代有利于书院发展的经济、思想、科技条件。
(2)根据材料一图2,概括我国古代书院发展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古代书院与近代书院在学习内容上的差异。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宁波能在浙江率先创办新式书院的文化因素。
参考答案:
(1)宋代和明代。思想条件——理学的发展(宋代程朱理学、明代心学形成;经济条件——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科技因素——活字印刷的发明(宋代泥活字、明代铜活字)。
(2)变化:从宋代到清代,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民办书院比例总体下降。到明清时期,官办书院在比例上超过了民办书院。
主要原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强化;思想控制加强。
(3)差异:古代书院-儒家道德规范。(写到儒家学说、宋明理学等也可)
近代书院-传统儒家思想与近代新式学科相结合。
原因:宁波在明清时期受到经世致用的浙东文化的影响较深。宁波在近代是第一批通商口岸,较早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本题解析:第一问前一题从图中可以得出是宋代和明代,后一题结合教材分析其经济、思想和科技特点可以得出结论。第二问表格的要点是民办书院和官办书院的比例,故得出结论从宋代到清代,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民办书院比例总体下降。到明清时期,官办书院在比例上超过了民办书院。原因可从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来分析。第三问前一题重在材料分析,后一题从教材内容中得知宁波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浙东学派的发源地之一。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