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礼治
B.仁爱
C.仁政
D.兼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结合材料中的“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可见孟子对弱者的关注,由此文王发政施仁,从这里可以看出孟子要求统治者要关注民生,这体现的是仁政的政治思想。A是孔子的思想;B是荀子的思想;D是墨子的思想;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孟子的思想: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在人格理想上,强调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地方权力不断被分割,从而使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故B项是正确的;A项中枢权力体系的完备体现了专制主义不断加强;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经济联系不大,故CD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文中的“原则”应是(? )
A.“一边倒,,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原则
D.“另起炉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反对侵略和干涉内政,主张和平相处。故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秦、隋是两个短命王朝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制定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
B.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上运输通道
C.修筑了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
D.推行了以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的统治方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联系教材关于秦、隋两朝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B项只符合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史实,但不符合秦朝,因为秦朝开凿灵渠,只是沟通了湘水和漓水。C、D两项只符合秦朝的史实,但不符合隋朝。故B、C、D三项不是共同点,可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我国古代的“私学”兴起于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