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你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你向我们指出了共同斗争的道路,你将作为一个伟大的人物,永远活在被压迫民族的心里。”孙中山这段话中这个伟大人物是
A.甘地
B.华盛顿
C.列宁
D.毛泽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你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你向我们指出了共同斗争的道路”指的是列宁领导人民通过十月革命建立了十月社会主义国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所以正确的是C项,AB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价】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历史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提出的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首倡和积极推动,国民党蒋介石在日本侵略严重危及其统治的现实逼迫下,为共同抗日而实现的。但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调整了对内政策,由联共抗日转变为积极反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是把抗日战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阶段看待的。进行抗日战争,不仅要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还要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毛泽东……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朱燕娜《浅析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提出背景》
材料二?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上,一般地还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农业,但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合作经济,也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新民主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毛泽东提出这一理论的主要目的。(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阐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特点。该理论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创立新中国时是如何实践的?(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看,体现了毛泽东怎样的创新精神?(2分)
参考答案:
(1)背景:民族危机、日本侵华;国民政府调整对内政策。(2分)
目的:民族独立,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2分)
(2)特点:政权上,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阶级的联合专政;经济上,国营经济为主体的各种经济并存发展;文化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3分)
实践: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1分)?
(3)精神:具体国情与革命理论相结合;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精神。(2分)
本题解析:
(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对材料信息分析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提出的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但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调整了对内政策,由联共抗日转变为积极反共。”可归纳新民主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为民族危机、日本侵华,国民政府调整对内政策;据材料“进行抗日战争,不仅要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还要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即可归纳出毛泽东提出这一理论的主要目的:民族独立,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对材料信息分析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各种合作经济,也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可从政权、经济和文化概括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特点;该理论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创立新中国时的实践为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对材料信息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解答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的角度看,综合分析出毛泽东对理论的创新精神,可通过综合上述材料,提炼出具体国情与革命理论相结合,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精神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毛泽东时写道:他“已经扫除了农村内放债收租的陋习 ,过去这习惯如癌症般影响到乡村每一个细胞的健康,阻碍中国现代化”。以下是对黄仁宇这一些观点的解读中,不恰当的是( ? )
A.毛泽东改变了农村旧制度
B.毛泽东重视农村的经济发展
C.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D.毛泽东搞人民公社推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工作室的椅子上与世长辞。恩格斯评价他时说:“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下列各项能够印证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①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②马克思创建了第一国际,促成了国际工人的联合
③马克思撰写了《资本论》 ④马克思指导了第二国际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您认为男人最好的品德?刚强。
您认为女人最好的品德?温柔。
您的特点?对目标始终如一。
您对幸福的理解?斗争。
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
您喜欢的做的事?啃书本。
您喜爱的颜色?红色。
您喜爱的座右铭?怀疑一切……
——《马克思的自白》
材料二?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却债务缠身,大半生穷困潦倒;他出身于中产阶级上层,却热情捍卫工人的权益。他一生清苦,颠沛流离。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活着的时候受到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还是共和政府的驱逐。他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疾病、丧子、亡妻、忌恨、诽谤的折磨。尽管如此,马克思一生义无反顾地追求真理。
——英国《焦点》月刊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创立科学理论的时代背景。(6分)
(2)阅读材料,你能获得怎样的人生感悟?(9分)
参考答案:
(1)时代形势:工业革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阶级斗争:无产阶级的壮大、斗争及其理论需要。思想理论:空想社会主义思潮。(9分)
(2)感悟:志存高远;顽强意志;创新精神。(6分)
本题解析:
(1)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产品和财富,但是创造的社会财富为一部分人所占有,社会矛盾尖锐;工业发展中无产阶级的壮大、为争取政治、经济权利,发动几次个人运动,斗争及其理论需要,马克思吸收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2)马克思具有志存高远为人类前途奋斗;顽强意志,不屈不挠;创新精神,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