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邓小平曾说过:“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建国后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十七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取得了很大成绩……如果对十七年不做这样的估计,就无法解释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了。”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
A.完成了对高等院校的大规模调整
B.创办了一系列的工人学校
C.初步建成了国民教育体系
D.全面展开了“上山下乡”运动
2、判断题 概述新中国时期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取得哪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就,并简要分析这些成就能够取得的主要原因。20分
3、判断题 2007年,在纪念高考制度恢复30周年时有人写道,30年前的12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那一次史无前例的“中华第一考”。当我从公社党委办公室拿到那张盖着鲜红印章的“准考证”时,我一下子从麻木的惯性中惊醒,我意识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刻来到了。这表明高考制度的恢复
[? ]
A.使我国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备
B.激发了社会成员的求知热情
C.使社会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
D.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
4、判断题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地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哪部法律的规定?
[? ]
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教师法》?
5、判断题 《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20年后重温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内涵仍丰富》。文中称:重温这一题词,深刻学习领会其丰富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对文中“丰富内涵”的解读比较全面和准确的是
?[? ]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教育的发展要有一定的超前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