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一五”计划强调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 (? )
①原有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②工业门类残缺不全
③新中国成立初期加强国防的需要 ④七届二中全会就提出了工业化的目标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题关键是从新中国初期的国情角度进行分析,历史和现实原因决定为了国家利益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故①②③正确。七届二中全会虽然也提出由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但这与“一五”计划提出集中发展重工业无直接和必然的联系。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3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党深信,只要鼓足六亿多人民的干劲,动员六亿多人民力争上游,我们一定能够高速度地进行建设,一定能够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赶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之一。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5月29日)
材料二?1957—1962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 1957
| 1960
| 1962
| 1965
|
钢产量
| 535
| 1866
| 667
| 1223
|
粮食产量
| 3900
| 2870
| 3200
| 3891
|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总之,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该社论体现的心态。结合1956—1957年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5分)
(2)计量化的方法是史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观察材料二表格数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所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心态:乐观自信;急于求成。(2分)
因素: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一五”计划完成,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缺乏建设经验。(3分)
(2)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2分)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2分)
(3)历史作用:奠定物质基础;培养骨干力量;积累建设经验;提供深刻教训。(4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出处,获取年代信息,结合前一时期相关政治、经济方面的史实,指出心态及成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再加上建设经验的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急切愿望,因此出于了乐观自信,急于求成的心态,“左”倾错误初现端倪。(2)横向对比表格数据,1957-1960年,钢产量快速上升,粮食产量有所下降,原因在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0-1962年,钢产量有所下降,粮食产量快速增长,原因是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实行“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3)概括材料三,结合第(1)(2)问即可。奠定了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和积累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其中的失误也为以后的建设提供了深刻教训,在以后的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建设和速度与规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是在
A.魏晋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南宋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始大规模开发。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开端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B.《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系统阐述了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个重大问题,这成为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答案选B,A 出现在1953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尚未建立,C项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 D项是针对社会主义“左倾”错误路线而提出的修正方针。
点评:1956年初,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开始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向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转移。1956年4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对于(《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图片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民积极拥护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C.农民由于分配到属于自己的土地而喜笑颜开
D.农民积极拥护党的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中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也就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过改造,农民的土地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因此ABD理解正确,C理解不准确,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