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 ]
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 ?
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如“清晨相见谷地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等。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据此,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有
①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
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响
③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
④对西方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建国后凭票供应生活必需品的票证制度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至90年代初取消。对这一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条件
B.促进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D.反映了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百姓穿洋衣、洋袜
B.模特举办时装表演
C.社交礼仪用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
D.广大农村风俗习惯依旧是传统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如“满汉首饰”“满汉茶食”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等。这主要是因为( )
A.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B.辛亥革命的进行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五四运动的爆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满”字改成了“新”字历史现象的含义。维新变法皆在变革命政治制度以救亡图存,其主张是君主立宪制度,A项排除;辛亥革命时,资产阶级革命致力于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B项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举起的是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抨击封建正统思想,C项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已是民国时期,其爆发的原因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处在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下,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物质生活的变迁
点评:本题是以文化现象为切入点,考查辛亥革命时期的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女子在获得教育权利的同时,也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