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戊戌变法时,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 ]
A.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B.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C.政府以法令的形式进行了颁布
D.在全国普遍实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宣布从明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的“卑职”等用语、其后,湖北、江苏、河侑等省纷纷效仿。这种现象说明在当时
[? ]
A.平等观念在一定范围内传播
B.辛亥革命革除中国社会传统陋习
C.三纲五常思想受到严重冲击
D.近代文明礼仪被中国人普遍接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最能反映中西合璧文化特色的社会现象是
[? ]
A.废止缠足
B.中山装和改良旗袍的出现
C.取消跪拜礼
D.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13年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是: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其开创风气的表现是
[? ]
A、婚礼简约
B、自主择偶
C、自由恋爱
D、夫妻平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这道题选取了一段关于近代天津的史料,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也是自主命题的体现之一,然而考查的知识点仍在中国近代史之内。抓住材料中的“旧城”、“河流”、“铁道线”、“电车道”,很明显反映的是“陆路—水路—铁路—电气化”的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天津城市发展趋势如此变化,即是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的特点。
考点:近代城市化
点评:近代中国的城市的发展融进了明显的半殖民地化的色彩,往往是畸形发展的繁荣,这一点材料虽然没有考到,但是学生需要明白。城市化是一个大的专题,包括西方城市化、近代中国城市化和建国后中国的城市化历程都需要明白。
本题难度:简单